气象服务助扶贫 财政阳光暖“三农”
本篇文章803字,读完约2分钟
资料来源:财政部农业厅(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按照“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以下简称“两个体系”),“发展智能气象,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水平”等中央有关文件的要求,积极支持气象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扶贫济困,成效显著。2013年至2017年,中央政府通过中国气象局部门预算安排14.9亿元“三农”服务专项资金,带动地方财政投入11.7亿元,在全国1341个县实施“两个体系”建设。特别是从2016年起,气象服务将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资金将用于支持贫困地区。优先在832个重点扶贫开发县和连片贫困县实施“两制”。同时,加强“三农”服务专项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自2013年起纳入中国气象局部门预算绩效评估项目。
从财务绩效评价结果看,“三农”专项资金有效推进了“两个体系”建设,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明显提高。项目实施的所有县都建立了气象防灾减灾组织或农业气象服务组织,解决了气象信息发布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截至目前,中国已建成气象信息服务站7.8万个,气象信息员78.1万人,2.8万个乡镇已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政府综合防灾减灾体系,15.47万个村(村)制定了气象灾害应急行动计划,气象灾害防御基本实现了县防、乡防、村防、户防、防。各地建立了1928个农业专家联盟,有近16,000名专家参加。“直通式”服务覆盖中国982,000个新的农业经营实体,智能农业(000816,诊断单元)气象服务客户的注册用户达240万。探索形成了企业、组织和公众参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气象服务的新模式,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广泛好评。据统计,2016年农村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88.9分,创历史新高。
下一步,中央政府将继续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有关部署和要求,积极支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气象服务,充分发挥气象监测、预报和预警在贫困地区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标题:气象服务助扶贫 财政阳光暖“三农”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6810.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