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进央企】中远海运布局“一带一路” 打造全球领先的综合物流供
本篇文章2654字,读完约7分钟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进入中央企业】中远船务布局“一带一路”打造全球领先的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集团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的热潮迅速在全国各地掀起。近日,由中央网络办网络信息通信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宣传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中心联合举办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走进中央企业”网络主题活动开始。几十名记者一起走进中央企业,集中精力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图为启东中远海洋平台外景,右图为半潜式圆柱形深海钻井平台“希望4”。
经济日报南通中国经济网11月29日电(记者王惠绵)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对外开放建设,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互联互通、贸易畅通、金融中介和民心相通,为国际合作搭建新平台,为共同发展增添新动力。近年来,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的业务分布越来越密集。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船务”)是中国走出去最早、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央企之一。中远船务以“航运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为指导,制定了“6+1”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和完善主业航运业务,不断提升全球竞争力。
28日,中央媒体采访组走进中远船务旗下的海上设备制造企业——启东中远海洋,听取中远船务集团及其下属中远船务集装箱公司、中远船务港口、中远船务重工的介绍,参观了启东中远海洋企业文化展览馆和停泊在码头的深海钻井平台“希望4号”。
中远船务已经在四个世界中取得了第一名和第六名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和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重组,总部设在上海。2016年2月18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在上海正式成立,这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重组后,新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综合航运企业集团,在综合运输能力、干散货船队、油轮船队和杂货特种船队方面实现了“四个世界第一”,在码头运营、集装箱租赁、集装箱船队、燃料供应、船务代理和离岸制造方面实现了“六个世界第一”。全球行业地位和话语权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引发了整个行业的一系列并购重组和变革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建设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世界经济开放合作发展搭建了新平台、新机制,开创了全球经济开放开放发展新格局。中远船务围绕“规模增长、盈利能力、反周期、全球化公司”四个战略维度,在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上,制定了涵盖航运、物流、金融、装备制造、航运服务、社会化产业和互联网+相关业务的“6+1”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明确优先发展集装箱运输、港口、综合物流和航运金融产业
图为启东中远海洋文化展览馆“希望六号”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中远船务重工是中远船务集团的子公司,是英国达纳石油公司完全建成的第一个浮式生产储卸平台“希望6号”。这个平台的形状像一个巨大的“桶”,有18层楼高。从设计到采购,从施工到调试,每一个环节都由中国企业独立完成,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希望六号”的多项技术创新填补了国内海洋产业的空空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标志着中国海洋装备制造业从中端产品的设计和建造到高端产品的设计和建造的里程碑式飞跃。
中远航运布局“一带一路”是希腊在港投资的一个典范
中远船务是中国走出去最早、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央企之一。目前,集团远洋航线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个港口,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15家控股企业,拥有近万名外籍员工,形成了以香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南亚、西亚、北美、南美、欧洲、非洲等10个地区为辐射点,覆盖全球所有主要地区的跨国经营网络。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一带一路”被提了五次,“一带一路”被写入党章。中远船务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航运物流企业,依托庞大的船队能力和全球服务网络,坚持与国内外企业加强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共同发展。
首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运业务。截至2017年年中,中远船务已投资约131艘船舶和120万标准箱集装箱班轮沿“一带一路”运输,占集装箱船队总数的68%。二是“一带一路”沿线的港口码头业务。目前,集团在全球投资运营了48个码头和209个泊位,包括沿“一带一路”投资的港、新、阿布达比和希腊比雷埃夫斯的10个码头。其中,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投资项目成为中国实施“一带一路”的典范。
第三,陆上丝绸之路的综合物流业务。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远船务加大了对亚欧海铁联运和亚欧国际列车的投资,先后开通了渝深列车、沈蓉列车、“连云港(601008,诊断单元)-哈欧列车”、“印尼-深圳-赣州”海铁联运通道、“西藏”列车等近10趟列车。
如果年轻人强大,国家就会强大,中远船务将成为新时代“运输强国”的先锋
长期以来,航运业承担了中国外贸货物运输的90%以上,在国民经济安全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6年,中国船队综合载重量为1.59亿吨,居世界第三位。然而,与中国作为世界最大贸易国的地位相比,与改善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要求相比,海上强国的建设仍在进行中。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远船务必须在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在“优秀”这个词上下大力气。一是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遵循“增与减、进与退”的原则,围绕集团“6+1”产业布局,坚持集装箱运输、港口、金融、物流四大核心业务优先发展战略,做好“三比一、一减一补”的加减和供方改革。二是进一步优化船队结构,继续推进旧船拆解和新船建造投资,积极打造大型化、现代化、环保化、智能化、高效化的世界级船队。三是进一步优化经营管理。当前,重点是通过加强产业链协调释放改革重组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全球协同营销,提高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全面释放改革红利。四是进一步优化职工素质,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干部职工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当前的重点是加快实施“十三五”规划,完善市场化的选拔机制;按照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要求,我们要树立“青年繁荣、青年强大、国家强大”的理念,坚持“青年接力”,提升中远船务集团的发展潜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远船务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不断做强做大集团,成为新时期“交通强国”的排头兵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进一步发挥全球航运业龙头的优势,打造全球领先的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集团。
标题:【十九大精神进央企】中远海运布局“一带一路” 打造全球领先的综合物流供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6357.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