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构建多元化、可持续普惠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构建多元化、可持续普惠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9-29 19:18:02阅读:

本篇文章2451字,读完约6分钟

■我们的记者张娜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呈现出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覆盖面广、移动互联网支付利用率高的特点。人均银行账户数、银行网点密度等基础金融服务已达到国际中上游水平,但仍面临普惠金融服务失衡、普惠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商业可持续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和挑战。

构建多元化、可持续普惠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慧近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提出,要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和服务支持体系。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功能,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大型商业银行应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发展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大中型项目和小微项目,积极运用金融技术扩大覆盖面,优化风险控制机制。监管部门应支持大银行与小微金融机构建立批发零售关系,并向小额贷款公司、农村银行等机构批发资金,为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服务。鼓励金融机构间的跨行业合作,如银保合作和定期保险合作。同时,政府应继续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加强小微企业和各类农村经济经营者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构建多元化、可持续普惠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政策支持增加,金融服务覆盖率不断提高

《中国经济时报》:您对当前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效果有何评论?

张承慧: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

首先,政策支持不断增加。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共享金融服务的风雨。同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首次对我国普惠金融进行了正式界定,为“十三五”期间普惠金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构建多元化、可持续普惠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制定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具体措施。中国人民银行创新了宏观调控模式。自2014年实施有针对性的RRR减量化以来,本行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取得了显著成效。银监会多次发布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指导意见。今年以来,银监会等11个部门出台了《大中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设立实施方案》,建立了普惠金融垂直管理体系,建立了“五专”运行机制,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用性,有效支撑了实体经济。1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还发布了《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相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将对小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并对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签订的贷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构建多元化、可持续普惠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二是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获得性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大约十年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改制过程中逐渐退出农村市场,尤其是在西部农村地区,许多乡镇仍处于空白州的金融网络中。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竞争的压力下,大型银行的服务网点已经回归到乡镇,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已经有了pos机和金融业务机构。在过去的五年里,普惠金融在帮助扶贫的过程中,注重走“造血”和内生扶贫之路,旨在提高贫困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银行业扶贫小额信贷余额为2038.4亿元,486.1万贫困家庭支持建立信用卡。农村基本金融服务覆盖54.43万个行政村,覆盖率达97.3%,银行网点覆盖率达96%,基本实现了“乡镇机构村服务”的目标。

构建多元化、可持续普惠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多重因素制约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影响普惠金融的推广应用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什么?

张承慧:近年来,中国普惠金融取得积极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普惠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法规体系仍不完善,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滞后,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例如,包容性金融服务区域和机构的发展不平衡。更多的金融资源仍倾向于经济发达地区,西部地区和偏远农村地区仍难以获得全面的金融服务。又如,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和技术手段不适合普惠金融的特点。普惠金融主要服务于小微企业、农民、城市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这是传统金融服务的一个薄弱领域,但相应的管理机制、经营模式、产品、服务和技术支持能力却远远落后。

构建多元化、可持续普惠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此外,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和成本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

提高包容性金融服务水平的政策协同

《中国经济时报》:对于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您有什么政策建议?

张承慧:一是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例如,政策性金融服务可以促进贫困地区实体经济的发展,为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扶贫开发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例如,政策性金融机构如何与小额信贷机构建立批发零售机制,对小额信贷公司、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小型商业银行等小额信贷机构进行打包批发贷款,使其能够进行零售贷款。另一个例子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障程度。

构建多元化、可持续普惠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二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发展农业产业链金融,结合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创新产品。

第三,大力发展科技和金融。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和高昂的运营成本。金融技术通过大数据捕捉生活场景和一些非信用信息系统收集的信息,准确把握金融家的信用风险和还款意愿,实现对金融风险的准确管理,还可以大大降低资源匹配和交易成本。此外,技术和金融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开拓了“长尾”客户市场。此外,科技和金融还将推动金融机构加快网络布局调整,提高金融机构的信息处理能力,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管理风险,节约金融机构内部成本。

构建多元化、可持续普惠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四是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顶层设计”,建立普惠金融评价指标,评估普惠金融服务优惠政策,及时纠正不完善、不可行或低效政策,优化相关政策和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协调机制;要建立政府主导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农村信用担保机制,完善信用信息系统,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普惠金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构建多元化、可持续普惠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第五,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跨行业合作,如银保合作、期货保险合作等。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共享资源和风险,有效控制风险,提高普惠金融的服务效率。

标题:构建多元化、可持续普惠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5454.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