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代表谈建设创新型国家
本篇文章1376字,读完约3分钟
代表张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一论断有着极其深刻的现实基础,对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张代表说。
张表示,包头市以产业升级为目标,着力转变“挖土卖土”的粗放式资源开发模式,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产业链工程”,以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推进经济发展的质量转变、效率转变和动力转变。
(记者张伟)
陈永奇代表
科技研究促进产业升级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改变传统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投资和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山西阳泉市委书记陈永奇代表表示,阳泉乃至山西都是煤炭资源集中地区,加强科技研究,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陈永奇介绍说,阳泉市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是提高供应体系质量,深化供应体制改革,如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煤炭、电力等传统产业,促进其升级换代。
(记者胡建金正波)
杨志的代表
“创新活跃期”正在加速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我们对此充满信心。”湖北省荆州市委书记杨志代表说。
他说,依靠要素驱动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依靠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升级的“创新活跃期”正在加快。促进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围绕市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使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荆州将统筹推进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创新。
(记者程元洲)
熊代表-
用创新的力量推动结构调整
"创新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熊说,中国电子具有国防和民用技术相结合的特点,具有科技创新的基因,应对和支持创新型国家建设,是中国电子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中国电子自身发展的机遇。
熊代表表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电力分公司将按照“制度先行、平台支撑、机制保障、人才第一”的理念,围绕“网信”事业,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充分发挥国防和民用技术的独特优势,以创新促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努力打造独特创意。
(记者刘志强)
叶成富代表-
大学教育应树立创新理念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深深感到大学教育必须树立创新的观念,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青海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叶成福说。
叶成富认为,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创新教育应该以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为重点,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创新能力的提高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要大力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协同,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记者冯江·王金涛)
马富国代表
寻求创新意味着寻求未来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增强战略科技实力。这让我们的业务人员深有感触,深受启发。”河南省能源化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富国代表说,创新发展是兴国富民的法宝,必须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把握创新意味着把握发展,寻求创新意味着寻求未来."马富国表示,集团将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现代煤化工和碳纤维、煤制乙二醇、瓶级聚酯等新材料的创新,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和领先原创成果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记者王)
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3日06版)
标题:寄语?代表谈建设创新型国家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4717.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