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创新创业热土吸引海外学子回归
本篇文章1507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摘要:创新和创业吸引海外学生回国
新华社记者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支持创新和创业。越来越多的海外学生选择“海归”,投身于祖国的创新创业热潮。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发布的最新《2017年海归就业与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十八大后,中国正在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留学回国潮。截至2016年底,中国归国留学生总数达到265.11万人,仅2016年就有43.25万人回国,比2012年增加15.96万人,增幅为58.48%。
对于“海归潮”,经常与留学生打交道的中国驻外使馆教育处工作人员感受尤为明显。法国驻华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金扬表示,近三年来,到教育处发放《留学回国人员证书》的人数呈现上升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法国留学的学生回国的热情日益高涨。
德国驻华大使馆教育处第一秘书方强也表示,越来越多德高望重的人才选择回国发展。截至目前,共有171名留学德国的青年学者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在欧洲排名第一,在世界排名第二;德国共有403名优秀自费博士生获得了“优秀自费留学生国家奖学金”,在欧洲排名第一,大部分获奖者已经回国。
金扬说,教育部预测,今年回国的留学生人数将首次超过当年的新留学生总数,这表明国家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资助、支持和吸引留学生回国创新创业的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除了“千人计划”、“千青年计划”等海外人才引进平台不断成熟之外,中国已建成近350个海归创业园,入驻企业超过2.7万家,为海外人才回国创业创造了良好环境。
张书豪毕业于法国高等经济与商业研究学院,今年3月回到中国创业,从事定制出境旅游相关业务。他说,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包括项目孵化、资金支持、税收减免、一线城市落户等。从企业家的角度来看,这些政策措施非常有吸引力。
全国学生学者协会主席、剑桥大学博士生张伟说,中国政府“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政策为所有海外学生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为留学生回国创业提供了许多便利,帮助他们创业的政策是优惠而精确的。“大众创业与创新”为创新和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吸引了许多学生回国。
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大的人才队伍不可或缺。中国对人才的渴求深深打动了中国驻外使馆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美国驻华大使馆教育处第一秘书牛东表示,外国使领馆主要通过“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这一全国性平台,为希望回国的留学生牵线搭桥;与此同时,中国各地区也利用地区优势,根据自身的经济需求向国外引进人才。他们的政策更加灵活,创业环境也很完美。吸引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的“双轨制”已经形成。
据英国大使馆教育处第一秘书齐建江介绍,自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越来越重视人才,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和用人单位也加大了人才投入,吸引了大量学生回国;此外,“英国退出欧盟”给英国的人才就业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也促使更多的人才回流。
2016年夏天,日本东京A&M大学研究员顾志杰从浙江某地获得500万元的资助,开始回国创业,开发超薄光电转换材料。他认为国内的创业环境非常好。例如,在日本创业“永远不会有这么好的外部条件”。就读于东京大学生物质能源专业的博士生余萌也喜欢国内的创业环境,并表示毕业后将回到中国创业。
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的陈发,今年5月在德国康斯坦茨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8月回到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工作。陈启发说,在国家重视人才的背景下,他很荣幸入选浙江大学“百人计划”,有机会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票据持有人:杨过;参赛记者:、、张嘉伟、张、林、华谊)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淼
标题:综述:创新创业热土吸引海外学子回归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2574.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