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四因素促1
本篇文章1240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证券报记者9日从商务部获悉,今年以来,商务部会同各部门、各地继续抓紧落实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大力推进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商品结构、经营主体和贸易方式的优化,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贸易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建设。继续推进新外贸业态试点,大力推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和梯度转移,实施积极有效的进口政策。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果,进出口快速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电力转换加快,稳定和改善势头进一步巩固。据海关统计,1-7月中国进出口总额为15.46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出口8.53万亿元,增长14.4%;进口6.93万亿元,增长24.0%;顺差1.6万亿元,收窄14.5%。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指出,2017年1月至7月,中国进出口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国际市场正在回暖。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加快,各大国际组织纷纷提高了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23日发布的最新预测,2017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5%,比2016年高出0.3个百分点,创下三年来新高。
二是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本届政府以来,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政策文件,形成了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体系。各部门、各地区狠抓政策落实,有效帮助企业减负,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第三,企业结构调整和权力转换加快。一大批企业从供给方面发挥实力,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轮换和结构调整,努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标准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汽车、船舶、轨道交通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新外贸业态发展的商业环境不断改善。跨境电子商务和市场采购的出口增速明显快于整体增速,培育新力量的成效开始显现。
第四,大宗商品进口量的上升推动了中国进口的快速增长。中国原油、铁矿石、天然气、钢铁、铜精矿等10种大宗商品(占同期中国进口总额的23.5%)分别增长11.2%、84.1%,进口量分别增长3.4%和25.1%。价格上涨导致进口增加7.3个百分点,数量和价格的增加导致进口增加9.8个百分点。
从全年来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定,反全球化趋势上升,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国内综合因素成本不断上升,订单和产业转移仍相对较快。中国出口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保持进出口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
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牢固树立和落实新的发展理念,率先与一带一路开放,深化外贸供给体制改革, 继续抓紧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各项外贸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政策,加快创新驱动。 深化五个优化、三个建设,推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继续加大培育新的外贸业态力度,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巩固和提升外贸传统优势,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努力推动外贸持续稳定改善。
标题:商务部:四因素促1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8702.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