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瓣膜疾病构成中 风湿性心脏病占第一位
本篇文章2628字,读完约7分钟
无法播放视频,请将您的浏览器升级到最新版本。
开场白:目前,中国的医疗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基于个性化医疗、基因组医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精确医疗正成为未来医疗的主要形式和目标。
在此背景下,中国网络财经与医药频道发布了一份题为《中国的好医生——三大医院精英科室系列访谈》的报告,通过访谈一线医务人员的创新成果,推动国家加大对医学研究的支持力度。这是一系列报道的第十期。
中国财经网8月9日电(记者丁度)风湿性心脏病在中国瓣膜疾病中排名第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孙洪涛在接受《中国财经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卫生条件和生活环境等因素,我国南方城市和北方农村地区更容易因链球菌感染而患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在中国瓣膜疾病中排名第一
阜外医院成立于1954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心脏中心医院。孙洪涛认为,瓣膜性心脏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脏瓣膜的打开或关闭以及功能异常引起的。
受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的影响,我国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不同于其他国家。“我们大多数医院做的手术,无论是瓣膜修复手术还是瓣膜置换手术,主要是风湿性心脏病。”孙洪涛说,中国南方城市和北方农村地区的人在某些情况下感染链球菌时,容易患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在中国瓣膜疾病构成中居首位。
在欧洲和美国,瓣膜疾病主要是老年退行性疾病。“由于衰老,一些退行性疾病已经在组织中发生,导致瓣膜问题”。孙洪涛说,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已经逐渐向欧美国家的瓣膜疾病靠拢,由退行性疾病引起的瓣膜疾病越来越多。
"因此,我们接受瓣膜手术的病人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据报道,由于手术风险高,一些老年和高危患者放弃了手术。近10年来,出现了一种新技术,即经导管瓣膜替换术,即无需开胸即可替换瓣膜。“对于高危患者,常规手术的死亡率达到30%。新技术给这些病人提供了新的手术机会,死亡率大大降低。这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冠心病是目前城市人群中发病率很高的疾病
冠心病在城市人群中发病率很高。统计数据显示,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孙洪涛说,冠心病的死亡率在城市人群中也是最高的。
他说,由于冠心病的发病率基础广泛,人群广泛,治疗非常复杂,因此有必要强调预防,减少疾病发展的过程,并使更多的疾病在胚胎阶段得到控制。“吃药和做手术是必要的。支架阶段已经是疾病的晚期阶段。”孙洪涛说,目前治疗冠心病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服药,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服药来控制病情。第二种是支架手术,在冠状动脉的狭窄部分放置一个支架来打开狭窄部分。据介绍,许多患者的症状在支架置入后很快得到控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支架置入后血管支架可能会发生再狭窄,这种情况在支架手术早期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达到1/3。孙洪涛说,随着新支架技术的出现,再狭窄率大大降低。目前,支架手术的效果与外科搭桥手术相当。然而,并非所有冠心病患者都适合支架手术。建议对糖尿病患者、年轻患者和弥漫性血管狭窄患者进行外科搭桥手术。
对于外科搭桥手术,孙洪涛说手术效果非常准确,但更痛苦。“搭桥手术是一种非常经典的外科技术。他的优点很明显,那就是立竿见影,效果显著。”据报道,目前我国大型心脏中心的搭桥手术成功率仅为1%左右,与国外同行相当。然而,对于某些患者,如心脏功能不佳、反复心肌梗塞或巨大的心室肿瘤,则不适合手术。对于这类患者,只能继续用药。
“人人医疗协会”组织签约了1100多名医生
目前,孙洪涛正在开展两项科学研究,一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外科治疗;另一项是2011年中国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爱尔巴肯奖学金资助的“冠状动脉手术后长期血管通畅性研究”。
据报道,有一种支架技术可以治疗冠心病。在早期阶段,由于工艺和技术的落后,支架再狭窄率相对较高。后来出现了药物诱导支架,大大降低了血管手术后的再狭窄率。“现在我的研究是如何维持雷帕霉素对平滑肌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减弱对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孙洪涛说,目前这项研究已经分阶段取得进展,如果研究成功,将解决支架置入后血管容易血栓形成的问题。“今后我们将在这方面继续努力,希望能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孙洪涛不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也是中国第一个“系统内医生群体”的“医学协会医生群体”的创始人,开创了医生在系统内创业的先例。该平台已经运行了两年。孙洪涛说,目前已有1100多名医生签约,他们都是三甲医院的副教授以上,在豫、鲁、蒙、闽都有合作项目。
他说,在与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的半年时间里,已经为当地群众做了64例心脏手术,其中大部分是复杂的病人,当地没有进行这种手术的技术。“我们用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有了这样的合作,当地人(603883,诊断单位)不必去北京治病,他们可以在当地的医疗机构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孙洪涛说,目前,集团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但它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组织问题和运作问题。“对绝大多数医生来说,他们可能只是某些领域的专家,不一定是优秀的操作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不断改进。”
主讲人:孙洪涛,医学博士,德国博士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主任医师,心脏外科副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副主席、德国中国医师协会秘书长、欧美校友会德奥分会理事、九三学社会员。
在国内外接受了严格的心血管外科临床和科研培训,独立完成近800例心脏手术,参与手术2000余例。
重点关注瓣膜手术,特别是二尖瓣成形术、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手术和基础研究、微创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中国的好医生:对一级医院精英科室的系列访谈
本专栏由赞助商提供
[第一阶段]联合医院陈伟:中国30%-50%的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
宣武医院张毅:微创手术将在未来取代开胸手术
[第三阶段]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正在上升,北京中医医院正在努力克服其复发问题
[第四阶段]银屑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清华长庚赵伟:中国正在开发尖端药物
[第五期]专家:耳鼻喉科肿瘤不需要“谈论癌症变色”就能及时治愈
[第六阶段]专家:乳腺癌在中国女性肿瘤中居首位。专家:缓解压力或降低发病率
[第七]大脑起搏器的新技术有望克服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疾病的问题
[第八期]中国自主研发的“人造心脏”可能会打破外国垄断局面
[第九条]中国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不超过5%。专家:早期诊断不会延误治疗时间
标题:我国瓣膜疾病构成中 风湿性心脏病占第一位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8701.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商务部:四因素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