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合同成交额达到36亿元,创历史新高
本篇文章1099字,读完约3分钟
原标题:青岛今年新增至少100家高新技术企业
昨天,记者从2014年科技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3年,青岛市科技合同成交额达到36亿元,同比增长41%,创历史新高。据报道,2014年我市科技合同成交额计划达到50亿元,新增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
青岛去年增加了一些“国家名”项目
数据显示,2013年发明专利申请32901件,授权1930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72.2%和26.5%,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跃居首位。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35亿元,同比增长39.6%。全社会研发投入190亿元,同比增长1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1%。全市争取高层次科技资金20亿元,同比增长34%。青岛市科技局直接争取资金5亿元,其中2个项目入选科技部首批12个重大技术创新专项;154个项目获得了国家创新基金1.4亿元的资助,资助金额翻了一番,在同类城市中排名第一。
去年,我市被批准多个“国家品牌”项目,成为中国唯一同时承担国家科技创新项目和创新型城市“双试点”任务的城市。同时,被批准为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和国家智慧城市技术标准试点示范城市。此外,新增9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共16个)、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共2个)和2个国家孵化器(共12个),在国家层面批准了2个高速列车和海洋监测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3个)。国家橡胶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科技部确定为中国第一个模型创新试点单位。
今年的技术合同交易量力争达到50亿
青岛市科技局局长姜波在会上表示,今年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姜波提到,2014年,技术合同交易额将力争达到50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授予的发明专利数量超过2500项,同比增长25%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多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64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40%以上。研究和实验发展(R&: D)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6%。
此外,将建立一个面向市场、公开和透明的报告、评估和项目建立系统,以消除行政项目设置和资金分配的弊端。完善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终止机制,实现项目管理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各环节的追溯查询。建立科研信用“黑名单”制度,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的成果评估机制,开展科技项目标准化评估和重大成果产出型科技评估,加强科技项目决策、实施和成果转化的动态评估。同时,完善科技奖励制度,优化奖励结构,重点奖励重大科技贡献和优秀科技人才,提高发明专利和重大产业化成果转化应用的奖励比例。根据不同奖项的特点,修订评审标准和方法,增加评审过程的透明度。
标题:青岛科技合同成交额达到36亿元,创历史新高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6289.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