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举行了第一次急救比赛,一名市民用了52秒钟就包扎好了手腕
本篇文章1858字,读完约5分钟
我学会了急救,救了我儿子的命。青岛举行了急救比赛
现场参赛者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
人们学会使用灭火器灭火。
"有人大便溢出,手骨折了!"几名居民一听,迅速来到伤者身边,一名54岁的女性公民在短短52秒内包扎好伤者的手腕。13日是世界急救日。全市10支队伍参加了急救技能大赛——青岛红十字会社区急救技能大赛。这是这座海岛城市第一次在全市范围内举办大规模的技能训练和竞赛,吸引了大量市民。记者了解到,有人曾在接受急救训练后救了他儿子的命。到目前为止,这个城市已经向100多万人普及了急救知识。
集中竞赛在这个岛国城市还是第一次
13日上午,记者来到延吉路万达广场。同一天,青岛红十字会社区急救技能大赛将在这里举行。赛前,来自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新区、即墨市、胶州市、莱西市、平度市的10支队伍来到现场进行了紧张的准备工作。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13日是第15个世界急救日,主题是“急救与日常和灾难中的危险”。“我希望通过这个周年纪念,更多的人将掌握急救技能,拯救生命,减少事故现场的伤害程度。”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张少琴说。
“社区发现一名复合受伤者,腹部右侧外伤造成肠道溢出,右手掌和手腕皮肤挫伤和裂伤。在医务人员到达之前,周围的人应该采取什么紧急救援措施来有效地拯救生命和减少伤害?”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参赛队伍立即进入了现场。记者了解到,参加比赛的队伍都是由各地区、各城市的红十字会急救人员集中培训的,其中包括20多岁的年轻人和60多岁的老人。本次比赛分为受伤现场心肺复苏、复合伤抢救、海力高空穿甲和红十字天使救援队消防表演。评委是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红十字水上救援队和上海爱心救援队的专业救援和培训人员。这种全市范围内的大规模集中竞争也是海岛城市的首次。
这位54岁的公民在52秒钟内包好了自己的手腕
“如果老周的妻子或家人能在第一时间紧急处理,现在可能就没事了,这很遗憾。”在模拟社区治疗突然昏迷的病人期间,旁观者中的五名市民开始讨论这个问题。记者了解到,他们是八大湖街延吉路社区的居民,这次是专程来看比赛的。其中一位市民闫女士说,一位70岁的心脏病患者在社区接受了搭桥手术,几天前突然晕倒在家里,因为中秋节前交通堵塞。被送进医院后,医生说延误时间太长,病人已经进入脑死亡状态,所以他只能用机器保持呼吸。
在包扎手腕的过程中,来自城阳红埠社区的54岁选手王美萍用了52秒钟就被捆住了。"她打得又快又好,大多数人需要1分钟."评委们说。记者了解到,在她学习之后,她还教了全家人如何进行急救。“学习很简单,她练习了大约两个星期。因为我在社区工作,周围有很多老人,学习必要的急救知识也能派上用场。”
比赛结束后,经过严格的分数统计,崂山区队获得一等奖。
用急救知识挽救他儿子的生命
王天凤是该市红十字会的高级急救教师。作为这次比赛的裁判,他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今年年初,当我给一个单位进行急救培训时,我邀请了一名学生上台演示海姆利克氏急救法。这是用于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因为病人在气道阻塞后不能呼吸,这可能会导致人。由于缺氧导致的意外死亡在被异物抓住的儿童中更为常见。”
就在几天前,他意外地遇到了这个学生,对方兴奋地握了握手:“幸好我学会了急救,否则我的孩子会死的。”原来,几天前,当他的孩子拿着糖丸跑步时,他突然摔倒,糖丸呛到了气管,孩子的脸立刻变紫了。”他连忙抱起孩子,让他跪在自己的膝盖上。他的右手不断地拍着孩子的肩胛骨。吃了几粒糖丸后,他从孩子的喉咙里咳了出来。”王天凤说,因为呼吸道里的异物容易窒息,送人去医院可能已经来不及了,几分钟后就会有人死于缺氧,所以每个家庭都应该学习急救知识。
尝试在每个家庭都有一名急救人员
“每年,全世界约有350万人死于事故、日常生活中的事故和暴力造成的伤害。需要治疗的受伤人数是上述人数的100至500倍,其中约有200万受害者造成永久性残疾。”红十字会执行副主席冉立说,威胁人们生命和健康的不再是战争,而是灾难、疾病和事故。在专业救援队到达之前,面对事故现场,社区人们用什么方法来自救或救人?这需要普及急救知识。
冉立说,他们的目标是每个企业部门都有一个人进行急救,每个家庭都有一个人成为急救人员来处理紧急情况。“近年来,在市应急办公室的支持下,青岛红十字会与市教育局、市地震局、市消防局和市妇联密切合作。救护车培训已进入社区、学校、机构、企业和村庄。每年培训1万多名救护人员,培训50多名救护教师,普及约15万种救护知识。”她告诉记者。
标题:青岛举行了第一次急救比赛,一名市民用了52秒钟就包扎好了手腕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402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