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无人零售还须审慎
本篇文章1578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记者龙伟
2017年,“无人零售”以其全新的购物体验和高科技应用成为资本和消费者最关注的形式之一。
自从亚马逊去年推出无人商店以来?继亚森概念走后,国内电子商务和零售巨头纷纷涉足“无人领域”。2017年,无人零售取代了共享自行车,成为投资圈为数不多的投资热点之一。然而,在现阶段,无人化零售在技术和成本控制方面仍存在问题,能否颠覆零售业的未来发展还有待考虑。因此,业内人士建议,对无人零售的投资应该谨慎。
今年下半年,24小时无人值守的便利店郭斌盒完成了1亿多元的A系列融资,沃尔玛推出了自助杂货店,阿里巴巴首个无人值守零售店“淘咖啡”登陆,京东在其总部开设了“X无人值守超市”。各大餐饮企业紧随其后,娃哈哈宣布将在三年内供应10万家无人智能零售店,伊利宣布计划在2000多个社区推广无人微型便利店。
与此同时,无人零售的另一个领域——无人货架,也吸引了资本的关注。根据中国商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无人货架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截至今年9月,已有16个无人货架获得投资,融资总额超过25亿元。
在短短几个月内,由于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新颖概念和价值,无人化零售已经取得了资本热潮。但就市场接受度而言,无人零售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吗?
无人零售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背后有许多驱动力。郭进证券指出,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上升已成为传统零售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员工工资的逐年增长使得劳动力成本在经营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传统在线电子商务渗透率的提高,新的在线流量已经耗尽,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开始以相对较低的客户获取成本将目光投向线下。移动支付的普及为无人零售的广泛普及提供了技术条件。
风口似乎很大,但它能否经受住市场的考验还有待观察。目前,该领域存在三个问题:支持无人零售的技术是否足够成熟?无人零售能解决消费者的痛点吗?它真的方便和节省成本吗?
作为中国最大的无人自助卖家,优宝面临的难题是维护和补货成本。
优宝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优宝的营业收入为15.76亿元,同比增长29.29%;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仅为7750.08万元,其中最大的成本是补货成本。虽然销售方便,但补货的麻烦增加了。
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7年9月,虽然优宝已经开设了近6万家门店,但在毛利较销售的大部分产品都是低频率但高频率的标准品,导致补货频率增加。尽管其网点很密集,但补充者所能覆盖的范围和一天的补充次数是有限的。当补充器达到饱和工作负荷时,需要增加新的人力和运输车辆。
从技术角度来看,虽然无人项目使用的技术在实验环境中已经成熟,但在现实场景中,无人商店的识别技术很难处理人流量大、购买行为识别错误等问题。通江资本相关负责人认为,无人化便利店并不完全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无人化零售的兴起是由互联网巨头公司和传统零售电子商务行业推动的,而不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目前,消费者体验中存在一种好奇心理,如何刺激消费者的持续购买行为是无人零售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目前投资机构的布局,投资圈中无人零售的投资大致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是热衷于无人便利店的方向,另一组是无人办公的方向。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共有15个无人值守的货架获得了融资,融资金额超过10亿元。
东北证券表示,无人零售领域的a股投资目标包括rfid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计算机视觉和生物识别技术企业以及改造新零售的传统线下企业。
然而,通江资本认为,“无人零售要想成为真正的门店,就应该立足于改善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利用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高效的服务,创造更好的购物体验。”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收集,商家建立了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数据库,从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智能和完善的服务开始构建新的购物场景,创造出不同于传统便利店的购物体验。有可能补充和优化传统零售业,并有望成为一个长期持续的出路。"
标题:投资无人零售还须审慎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6041.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全民消费持续推动消费升级加速
下一篇:京东企业金融“mini尽调”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