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消费持续推动消费升级加速
本篇文章1485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记者唐福勇
11月22日,尼尔森在北京发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第三季度继续保持稳定、渐进的发展趋势,比第二季度增长2个百分点,达到114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从2016年第四季度的106点到2017年第三季度的114点,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增长。这一数据表明,在中国经济稳定渐进发展的环境下,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稳步提升。
尼尔森中国区总经理邵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上升与消费者消费的升级是相辅相成的。指数上升意味着消费者消费意愿上升,自然消费升级也在加快;相反,消费升级的加速推动了消费者信心指数的进一步上升。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结构优化调整趋势,新旧动能加速转化,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逐步化解,新动能不断培育。经济发展质量优势不断显现,就业、收入、价格等民生指标不断改善,经济发展总体呈现稳定、稳定、良性态势。”邵伟说。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经济连续9个季度运行在6.7%-6.9%的区间。增长的稳定性不断提高,为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邵伟认为,科技服务、科技金融、网络视听、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的商业形式不断涌现,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这不仅为社会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也催生了更多新的消费热点,为中国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根据报告的分析,促进消费者信心指数提高的因素因地区而异。东部地区的就业预期显著提高,从75个百分点跃升至80个百分点,个人经济状况和消费意愿也实现了稳步增长;西部地区个人经济状况和消费意愿上升,其中个人经济状况从60分上升到66分,消费意愿从47分上升到54分,两者均实现了大幅上升;南部地区的指标稳定,就业预期从74个百分点增加到76个百分点;然而,北部地区也受到就业预期的带动,从59点上升到64点,个人经济状况和消费意愿分别略微上升了1点。
从各级城市来看,网络城市保持稳定增长,一线城市从65分上升到66分,二线城市从65分上升到67分;下线城市也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四线城市的数量从57个增加到59个,进一步缩小了与其他城市的差距。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农村供方改革的逐步深化,返乡创业成为新的热潮,以创业带动就业,农村就业预期进一步提高,从76点跃升至81点,成为拉动消费信心指数提高的重要因素。
报告显示,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升级已经进入国家参与阶段,升级的类别更加多样化。消费者不仅注重享受消费,健康消费也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健康对不同年龄的消费者有不同的含义,呈现出由外向内的变化趋势。90后,更多的关注仪器,35%关注体重问题,32%关注皮肤健康;80后更加重视营养,42%重视营养,39%重视体重,关注皮肤健康和亚健康的比例分别为34%和31%;50到70年后,我们更加关注器官健康,重点是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心血管、胃肠和关节。
在全民健身战略的背景下,新一轮的健身潮流将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国民健康和体育意识的提高,体育消费市场的活力和潜力不断释放。
“与其他消费品不同,健康是必需的。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健康消费的提升将激活健康服务市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这意味着“健康中国”已经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必将成为消费升级的新出路。”邵伟进一步解释道。
标题:全民消费持续推动消费升级加速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6040.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投资无人零售还须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