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供应 保障百姓健康福利
本篇文章2126字,读完约5分钟
图为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为患者取药的自动储药配送系统。新华社记者刘军喜照片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要彻底废除用药物来支持医生和改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医改问题,关键之一在于丰富药品供应,降低药品价格,从而减轻患者负担。
如何让创新药物如儿童药物和抗癌药物更快上市?如何将更多进口药品和救生药品纳入医疗保险?如何提高仿制药的质量?近年来,“健康中国”战略以全民健康为目标,在“医学”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加快上市审批
今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和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旨在加快临床急需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市场审查,满足公众对药品的需求。
近年来,中国制药企业报告的新药(600056,诊断类股)数量逐年增加,其中自主研发的利培酮缓释微球、康柏眼部注射液等一批国产药物已在欧美发达国家申请注册进入国际市场。然而,我国的药物研发和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据统计,从2001年到2016年,发达国家批准上市的创新新药有433种,而在中国上市的只有100多种。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迅表示,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上市的一些典型新药平均比欧美晚上市5到7年。
一方面,这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R&D能力弱有关,另一方面,这也是制度设计造成的。
“我们必须既有新药,又有普通人可以使用的新药(603883,诊断股票)。”吴迅说道。只有创新才能开发出更多高质量、疗效好的新药,才能让更多的新药上市。
在这方面,从上述观点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基础上,两种药物——罕见病药物和急需药物——可以迅速投放市场,从而降低研发成本,降低新药的市场价格,更好地实现药物的可及性。
有专家指出,由于罕见病药物研发投资大、成本高,许多企业和科研机构没有动力研究罕见病药物。这一观点显然鼓励研究和开发治疗罕见疾病的医疗器械,这给患有罕见疾病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医疗保险降低了救生药物的价格
今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36种药品进入医疗保险目录后的价格谈判结果。许多患者的肿瘤靶向药物和治疗心血管疾病、血友病等重大疾病的药物进入了医疗保险目录,药品平均价格下降了44%,降幅最高超过70%。
长期以来,一些癌症患者不得不依赖进口靶向药物和一些创新药物来维持生命。过去,这些药物受到专利的限制,专利通常极其昂贵,并且不能通过医疗保险报销。面对“用钱买命”的负担,许多人选择放弃,有些人被迫加入“买药大军”,在印度等邻国购买进口药品或低价仿制药。
进入医疗保险目录后,患者只需支付一小部分自己的费用,大部分费用由医疗保险基金承担,因此药品价格大幅下降,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低成本的救生药品真正拯救了生命。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严庆辉表示,专利药物和专利品种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和更确切的疗效,这是普通人真正需要的。我希望能充分发挥医疗保险的团购优势,在与企业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协商确定合适的支付标准。
谈判过程并不容易。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制药公司在经过“漫长”和“非常艰难”的谈判后降价,这突显出全球主要制药公司正与中国政府合作降低药品价格。更重要的是,以“国家”名义进行的药品准入谈判不仅借鉴了国际经验,而且结合中国国情,做出了开创性的制度设计。
专家认为,医疗保险、企业和参保人员以高价进入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是一种“双赢”,将促进医疗保险部门、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生角色的积极转变。可以肯定的是,药品准入谈判只是开始。未来,更多急需药品和救生药品将进入医疗保险目录,药品谈判机制和制度有望正规化。
仿制药的质量是严格的基准
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明确了按照与原研究药物质量和疗效一致的标准对所列仿制药口服制剂进行一致性评价的目标、任务和鼓励政策。
仿制药是指与原药具有相同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疗效的药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毕敬全表示,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使生产的仿制药在临床实践中取代原药,减轻社会医疗费用负担,提高我国制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年来,中国在仿制药国际标准化体系建设、药品质量和疗效方面的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并逐步获得国际认可。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300多种原料药和40种制剂获准在美国销售,25种原料药和17种制剂已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预认证,中国生产的仿制药正逐步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
过去,由于我国仿制药产业发展不足,国产仿制药在生产技术和药品质量上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难以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实施严格的一致性评价标准,并与原研究药物进行对标,可以促进仿制药认证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不断提高仿制药质量。
一些专家表示,改善法律和制度环境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只有完善的配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才能为仿制药产业的发展铺平道路。如果疗效与原研究药物一致,就更接近创新药物。今后,我国仿制药的发展应努力提高制剂水平,达到国际标准并出口,同时大力开发生物仿制药等新产品,逐步从简单的仿制药转向创新产品。(记者刘伟)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洋
标题:药品供应 保障百姓健康福利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5847.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11月21日新股申购与交易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