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行业转型提速
本篇文章902字,读完约2分钟
目前,我国进口医疗器械主要是高端医疗器械、制药设备和西药,与国内产业互补性强,匹配合理,能够有效改善国内供给,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医疗器械出口达到156.84亿美元,同比增长2.29%;医药产品进口412.75亿美元,与医药产品出口值基本持平,进口比出口增长11.05个百分点。其中,中药和医疗器械产品进口价格有升有降,而西药产品进口价格在双升。
前三季度,虽然中国医药产品进出口增速放缓,但医疗器械出口稳步推进。医疗保险商会副会长孟东平认为,从长远来看,医药行业具有增长前景。他指出,行业出口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需求仍然较低,医用敷料出口压力较大,降低了医药产品整体出口增速,但近年来先进高附加值医疗设备出口增速仍然较快。在日前结束的第122届广交会上,记者看到,高附加值、高技术投入的产品展位挤满了买家,高端医疗器械受到海外买家的青睐。
谈到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优势,孟东平表示,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自我完善,该行业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从政策、行业到市场,医疗器械行业不断向前推进。从行业本身来看,生产、教育和研究的深度融合不断刺激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十三五”规划重点推进国内先进医疗设备的发展,特别是高端医学影像设备、数字诊断和可穿戴设备。国家政策导向为生机勃勃、不断发展的医疗器械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科技和资源的全方位援助和推动下,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制造能力、R&D实力和整体发展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政策的推动、技术的重大突破以及创新和R&D能力的提高,都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中国知识制造业的转变。只有不断加大产品科技投入,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孟东平指出,尽管国内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但总体而言,中国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仍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
孟东平指出,中国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市场正在逐步扩大,国内医疗器械产品也正在从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转移。在许多核心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生产技术、关键技术和质量标准上实现了自我突破。国内高端医疗器械被跨国公司垄断的被动局面有所改善,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打造中国智能。
标题:医疗器械行业转型提速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541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旅游产品成“双十一”剁手新主角
下一篇:郑商所完善交割细则及风控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