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经济新动能蓄势待发
本篇文章1836字,读完约5分钟
安徽前三季度区域经济观察■本报记者王永春■李长龙
11月,北方已进入初冬模式,但在地处江淮平原的安徽,下午的街道上仍有半袖长裙。被称为“制造业集中区”的合肥经济开发区,53个重点项目于11月2日上午开工,工人们的半袖夏装使得这里的气温似乎比其他地方都要高。
这些新启动的项目解释了安徽经济的另一面。10月23日,安徽省统计局发布了第三季度经济数据。今年前三季度,该省的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3%,在中国排名第六,在中国中部排名第二,比上半年领先一位。然而,与我们自己相比,今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仍为8.5%,比上个月略有下降。
一方面,新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另一方面,当前的宏观经济继续处于休眠状态。在风险和挑战依然严峻的时候,我们如何才能度过今天和明天?
这是目前各方更加关注的话题。
稳步前进
“在头三个季度,该省的经济稳步前进,稳步改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排名靠前,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新兴动能加速增长,质量和效率稳步提高。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的国际环境仍然复杂多变。我省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持续健康运行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巩固。”安徽省统计局发言人赵金宝说。
稳步前进,如何取得进步?
从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开始,安徽新瑞达科技有限公司9年来已经成为国内背光行业的标杆。目前,中国每五台电视机中就有一台使用信瑞达的背光产品,市场份额为20%,居国内同行之首。“行业整体发展相对良性,公司24小时订单满负荷生产。”新瑞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说。
辛瑞达对现在不满意。“现在市场相对稳定。我们正在考虑成为行业第一。我们必须控制质量,制定标准。”王赵广表示,一年前,新瑞达科技有限公司在自己的工业园区设立了行业孵化空室,并通过平台功能的延伸投资了一家过滤加工企业,这使得投资行业外相关成长型企业成为可能。为了围绕主营业务形成更具层次性的产业结构,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制造业的转型,从上游到下游,到你熟悉的领域和你擅长的技术水平,都没有风险。作为一家私营企业,我们在投资上一直很谨慎。在哪里投票,投多少票,什么时候投票,都经过了市场检验和严格的规划。”王对说道。
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省一级谨慎投资,前三季度安徽省民间投资增长6%,占总投资的66.6%。
新的力量正在涌现
“从前三季度的数据可以看出,新兴产业和新动能依然强劲,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均快于整体工业增速,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幅超过20%。”安徽经济信息中心预测部副主任阮华彪说。
安徽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产业中,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9%和12.4%,分别比全行业高11.1和3.6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1.9%,比全行业产值增长6.1个百分点,产值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3.6%上升至24.8%;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工业总产值增长21.7%,比工业总产值增长5.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6%。
“‘三比一,一滴一补’取得了进展。对短板行业的投资继续增加。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5.1%,闽北六市投资增长13.8%。”赵金宝说道。
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进出口。由于总量小于东部沿海省份,安徽的进出口表现平平。但前三季度,全省进出口增长28.1%,比上半年增长2.2个百分点,比全国增长16.4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125.5亿美元,增长7.1%,意味着安徽的经营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这在未来是可以预料的
2017年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联合批准了合肥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建设规划。此后,合肥成为继北京和上海之后的第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在全国经济版图上,安徽的“面积”和“江湖地位”并不引人注目。在这样的经济“板块”和发展格局下,它在科技平台建设上可以与北京和上海相媲美。就目前的经济实力而言,安徽显然是未来的下一个大游戏。
9月2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在合肥通过验收,这意味着当地人民的商机无限。
“培育新的动能可以发展新的产业。加快建设合肥国家综合科学中心,成立合肥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办公室,制定合肥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实施方案。科技部正在修订和完善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建设计划,聚变堆主堆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项目建议书已提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所已揭牌……”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李说。
标题:安徽:经济新动能蓄势待发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532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