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综述稿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打造“中国服务”国家品
本篇文章4133字,读完约10分钟
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加快建立新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进一步推进服务业改革开放,服务贸易快速发展,位居世界第二,十三五开局良好。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对外贸易发展和对外开放深化的新引擎。
一、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工作
商务部服务贸易司积极落实《商务部关于推进基础业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实施“中国服务”国家品牌建设和提高居民生活服务质量工作计划,推进“十三五”服务贸易、服务外包和居民生活服务三大专项实施,着力推进服务外包、科技贸易、文化贸易、会展产业、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的新发展、新提高、新突破。
一是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2015年8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以国务院领导同志为召集人,商务部部长、国务院副秘书长为副召集人,国务院39个部门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加强了服务贸易的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有效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加速发展。
第二,加快服务贸易体制创新。2016年2月,国务院批准在天津等15个省市(区)(以下简称试点地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围绕管理体制、促进机制、政策体系和监管模式,探索适应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打造服务贸易体系新高地。各试点地区应先行先试,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模式,探索适合服务贸易的监管体系,积极培育新的服务业态,探索服务业双向开放路径,为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积累经验。201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青岛等10个城市新增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进一步发挥了示范城市在产业集聚和创新引领中的引领作用。
第三,完善服务贸易支持政策。2014年以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强化了服务贸易的顶层设计。商务部及相关部门发布了《服务贸易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服务贸易及其重点领域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战略布局和保障措施;发布《服务出口指导重点领域目录》、《鼓励进口服务目录》、《服务外包产业指导重点领域目录》,加强对服务进出口重点领域的支持和指导,为扶持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提供依据。设立服务贸易创新与发展引导基金。逐步建立服务贸易促进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扩大财政、税收和金融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范围和领域,实现服务贸易便利化。
第四,拓展服务贸易促进平台。办好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博览会,以北京博览会为龙头的服务贸易综合展示平台的影响力将得到提升。充分发挥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博览会、中国国际软件与信息服务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博览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香港)国际服务贸易博览会等专业会展交易平台的推广作用。引导和推动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公共智库和新闻媒体加大服务贸易的推广、服务和宣传力度。
第五,深化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积极与主要服务贸易伙伴、“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和具有独特产业优势的国家建立服务贸易合作机制。迄今为止,中国已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服务贸易交流,并与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8个国家建立了服务贸易合作促进机制。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签约国家或地区有201个,比2012年增加12个。同时,我们将与世界贸易组织、贸发会议等国际组织在服务贸易领域开展合作,利用“一带一路”峰会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等平台,推动多边务实合作。
第六,完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建设“服务贸易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推进服务贸易业务系统整合,促进与外汇、税务、海关等部门的数据互联互通,推动统计监测分析、政策支持和保障、服务贸易公共服务等功能逐步实现。建立服务贸易重点监测企业联系制度,推进服务贸易企业数据直报,将服务贸易统计纳入国家统计局统计执法范围;完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提高服务进出口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细分性和全面性,首次发布附属机构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开展出国留学、海外医疗等重点服务贸易领域的抽样调查。
二、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成就
首先,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引擎。2012年至2016年,中国服务进出口年均增长率为9.6%(以人民币计价,下同),比同期货物贸易增长9.7个百分点。其中,服务出口年均增长2.3%,服务进口年均增长14%。2016年,服务进出口43726.6亿元,服务贸易世界排名上升至第二位。其中,服务出口13853.3亿元,服务进口29873.3亿元。服务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中国服务进出口的全球比重和服务进口的全球比重实现了“三个提高”,2016年分别提高到15.1%、7%和9.7%,分别比2012年提高了4.0、1.5和3.2个百分点。2017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为22871.4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出口6950.9亿元,进口15920.5亿元。
试点地区和示范城市集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2016年,服务贸易创新发展15个试点领域的服务贸易增速普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2017年上半年,试点地区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11925.3亿元,同比增长13.7%,占全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的52.1%。其中,出口4041.5亿元,同比增长6.3%;进口7883.8亿元,同比增长17.9%,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2年至2016年,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签订的服务外包合同金额从3868.3亿元增加到10213.3亿元,合同执行金额从2939.7亿元增加到7385.3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5%和25.9%;其中,国际(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从2768亿元增加到6608.3亿元,合同执行金额从2123.5亿元增加到4884.5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3%和23.2%。2016年,服务外包合同超过1万亿元;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从21个增加到31个,离岸服务外包年实施量为4563.7亿元,占全国的93.4%,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
第二,服务贸易已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2012年至2016年,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的进出口分别年均增长8.9%和16.6%。维修服务、广告服务和金融服务成为服务出口的新亮点,2016年同比分别增长44%、38%和36%。
2017年上半年,新兴地区服务出口总额3451.9亿元,同比增长10.1%,比整体出口增速高4.5个百分点,占服务出口的49.6%,比上年增长1.4个百分点。专业管理咨询服务和电信计算机信息服务是新兴服务出口的前两大产业,分别出口1031.1亿元和96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和13.3%,分别高于整体服务出口增长1.3和7.7个百分点。高附加值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延伸了参与国际分工的价值链,有效提升了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技术、文化、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金融等新兴领域逐渐积累优势,加快发展。
第三,服务贸易已成为创造和吸纳社会就业的新渠道。服务贸易对大学生就业有重要贡献。2012年至2016年,中国服务外包从业人员从429.6万人增加到855.7万人,增长99.5%;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职工人数从291万人增加到551.3万人,增长89.5%。服务外包专业新增大学毕业生(含大专)人数从2012年的678,000人增加到2016年的797,000人,约占新增大学毕业生总数的10%(2012年为9.97%,2016年为10.4%)。服务外包已经成为中国高学历人才最集中的行业。
第四,服务贸易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从2012年到2016年,中国从世界进口了13万亿元人民币的服务,占同期全球服务出口的8%。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已向沿线国家的服务业投资2000多亿元,带动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未来五年,预计将有超过15万亿元的服务从世界各地进口,出境游客数量将达到7亿。国内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升级为世界服务贸易提供了新的广阔市场。服务业外资的持续增长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技术的输出和引进不断为开放的世界经济增加新的动能。中医服务走向海外,给各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带来新的利益。文化贸易传播中国元素,传承国际友谊,为各国人民的心灵架起新的桥梁。
第五,服务贸易发展呈现新亮点。文化贸易的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2016年,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7561.3亿元。其中,文化产品进出口5855亿元,实现顺差4553.5亿元;核心文化服务进出口1706.3亿元,同比增长20.6%。文化贸易结构明显优化,核心技术和标准出口比重明显提高。文化贸易已经成为传播中国价值观和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方式。
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中国中医药服务贸易机构和企业接待外国患者约20万人次,住院患者约2万人次,营业收入近10亿元;60多家中医药机构和企业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中医医院、诊所、医疗保健机构和研究中心,每年接待当地居民20多万人次,收入超过41.6亿元。中医药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医患数量逐年增加,效益不断增长。
会展业市场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新的发展势头逐步积累。2016年,共有5558个展览在专业展览场馆举行,总展览面积近1亿平方米,分别比2012年增长106%和35%。大型展览会的数量有所增加,单个展览会的平均规模继续增加。2016年,全国举办了100场大型展览,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41%。目前,中国的展览规模和可用于展览的室内面积居世界第一。2016年,会展经济直接产值近5000亿元,比2012年增长43%。展会的平均利润率为19%,比2014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的全国性展览布局逐步加强。从2014年到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展商复合增长率为30%,海外展商比例从2014年的7%上升到2016年的9%。
标题:【“砥砺奋进的五年”综述稿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打造“中国服务”国家品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4634.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