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资源与环境图集编制完成:土地资源丰富
本篇文章1106字,读完约3分钟
记者1日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了解到,该部门近日将最新编制的《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环境地图集》发送给了国家有关部委、九个湾区城市和港澳特区政府。
记者1日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了解到,该部门近日将最新编制的《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环境地图集》发送给了国家有关部委、九个湾区城市和港澳特区政府。
这是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为更好地服务中央政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国家战略规划而取得的一项重要地质成果。为国家战略发展提供及时、充分的地质一流服务,建设粤港澳一流的海湾地区。
海湾地区是一种重要的沿海经济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地图的突出亮点,也是世界级沿海城市的显著标志。2017年3月5日,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被写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三地跨系统的国家发展战略。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率先行动,与广东省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航空空地球物理遥感中心、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等单位合作,开展了大海湾地区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的跨学科、跨部门合作,并组织编制了《粤港澳大海湾地区自然资源与环境地图集》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陆地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大陆和岛屿的海岸线总长3201公里。麒麟,看起来像传统的中国野兽。三面环山,面向南海,地处陆海相互作用带,地质条件优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但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和局部地质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环境图集》主编、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秦旭文介绍说,20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广东省有关部门组织了一系列对湾区及其邻近海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区域自然资源和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和变化,积累了丰富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自然资料和地质环境等地质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地图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据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土地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评价显示,湾区耕地总面积较小,约7820平方公里,但湾区有丰富的滩涂、浅海等后备土地资源,面积7225平方公里,可作为区域工程建设和城市建设用地。
综合研究表明,海湾地区及其周边海域油气水合物等能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该海域大部分油气资源位于珠江口盆地。预测石油资源量为80亿吨,天然气水合物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圈定了11个远景区和19个成矿区,圈定了2个1000亿平方公里的矿床;此外,海湾地区有丰富的地热、地质遗迹、地下水、海砂等资源。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研究部门建议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及时进行矿山环境恢复和治理,尽快开展水土污染调查和评价,协助建设优质生活圈和美丽湾区。
标题:粤港澳大湾区资源与环境图集编制完成:土地资源丰富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8341.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