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电动车发展必须走向规范
本篇文章1464字,读完约4分钟
近日,国家标准《四轮低速电动汽车技术条件(草案)》(以下简称《技术条件》)被媒体曝光,规范和限制了四轮低速电动汽车的生产技术。过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低速电动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一种气候,这种气候不能用棍子打死,但也不能让它疯狂发展。为此,国务院指示,同意按照“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总体思路,治理低速电动汽车的混乱局面。正是在这一指导下,起草了《技术条件》,以确定哪些企业有资格升级,哪些企业应当淘汰。
如今,没人知道中国有多少低速电动车企业。据我所知,仅山东就有300多家企业,河北、河南、江西也有大量的低速电动车制造商。低速电动汽车通常是在旧踏板车的旗帜下生产的。由于缺乏监管,大量劣质产品涌向市场,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有必要规范其发展。
目前,在道路上行驶的低速电动汽车形状多样,尺寸差异很大。汽车尺寸是产品分类的重要依据,在《技术条件》中有规定。否则,一些企业的低速电动车是按照a00级车型生产的,享有a00级车辆的路权,但不能满足a00级车辆的技术要求,这显然会造成混乱。
过去,低速电动汽车大多使用铅酸蓄电池,许多企业出于成本原因不愿用锂电池替代,这是低速电动汽车未被正式接受的主要原因。虽然铅酸蓄电池技术已经成熟,它不会着火,但是比能量的限制不符合技术发展趋势。铅酸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造成污染。虽然这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但现实使这个问题很难完全解决。虽然低速电动汽车企业已经生产和销售了多年的产品,销量也非常惊人,但是很少有企业建立了完整的回收体系。笔者曾亲眼目睹私人回收车间将低速电动车上的电解液倒入农田,其中含有重金属,造成严重污染。根据一些数据,铅污染需要大约300年才能消除。如果不加以控制,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污染失控。《技术条件》对低速电动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要求其符合gb/t31467的锂离子电池法规,从根本上防止了低速电动汽车再次使用铅酸电池,也将低速电动汽车纳入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团队。
目前,低速电动车主要销售给四、五线城市的老年人和消费者。实际上,低速电动汽车经常行驶在机动车道上,不遵守交通规则,因此限制低速电动汽车的速度是非常必要的。目前,生产和销售的低速电动车速度大多低于50公里。《技术条件》规定车速应小于70公里,大于40公里,既考虑了老年人的使用特点,又考虑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是一种折衷和平衡的方法。
尤其是,安全是重中之重。笔者采访了保险公司,绝大多数机动车与低速电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都是低速电动车造成的,既有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原因,也有低速电动车安全水平落后的原因。目前,市场上几乎所有的低速电动车都没有经过碰撞试验,甚至有大量的车辆没有严格按照检验程序就投放市场。即使是少数经过碰撞测试的低速电动汽车,一次也只有一家企业通过测试,其他几家企业的产品经过反复的碰撞失败和改进后,也几乎没有通过测试。不难看出,目前低速电动汽车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必须严格限制。
《技术条件》明确了低速电动汽车碰撞试验的必要性,并在《微型低速电动汽车技术条件》(2016版)的基础上增加了gb20071标准(车辆侧面碰撞中的乘员保护)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安全性。不符合碰撞测试标准的低速电动汽车将被淘汰,这将大大提高低速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现在,技术条件只是一个草案。正式实施后,升级和淘汰低速电动汽车的基础将变得清晰,该行业将从无序走向规范发展。我期待着该政策的早日出台,这不仅将结束低速电动汽车行业的混乱局面,而且还将更好地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标题:低速电动车发展必须走向规范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4563.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