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东泉林集团的纸、肥经济账
本篇文章2443字,读完约6分钟
◆经济导报记者王伟高唐报道
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耗和污染物,造纸行业一直是连续几轮环保检查员集中整治的重点。
最近,中央环境保护监察局刚刚结束对山东的检查,这让很多企业感到了压力。对于山东全林集团来说,它只需要冷静地面对它,因为达到排放标准不再是一个问题。
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该造纸企业建立了一个在行业内享有良好声誉的“春林模式”——根据秸秆的不同成分,实现秸秆资源与肥料的联合开发,“吃、挤、用秸秆”,实现产业链价值最大化。
为了证实这一模式的可持续性和广泛价值,该集团的几位负责人最近为《经济先驱报》记者计算了一些经济账户。
1500元稻草相当于
2400元木材
“我们专门开发了秸秆收集设备。在田间秸秆收集中,每个秸秆打捆机可以跟随2至3台联合收割机。收获当天可将作物捆成捆,与田间分开,5-7天即可实现村级收集。这一点周围大约1000亩土地的稻草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秸秆的利用和储存是一个难题。全林集团于慧现代农业公司总经理宋占勇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就仓储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利用农业废弃物秸秆开发秸秆本色系列纸制品是本集团的代表性产业之一,即利用亚硫酸铵清洁制浆技术,利用秸秆纤维素生产本色纸浆,然后替代部分阔叶木浆生产的产品。
其次,如何运输收集到的秸秆常常困扰着秸秆利用行业。因为秸秆体积大,运输成本高。
在一个秸秆储存中心,《经济导报》记者看到,收集到的堆积成山的秸秆在这里进行了二次加工,经过二次水压包装后,体积大大缩小。
“这样可以解决秸秆密度小、存放空房大、长途运输成本高的问题。”据宋占勇介绍,全林集团在聊城及周边的德州、江苏、河南、安徽等地建立了460多个采购和仓储中心,仓储能力超过200万吨,有效保证了企业所需原材料的供应。
他们建立了“企业+乡镇仓储中心+村级集合点+农户”的四位一体的仓储运营机制,即在每个村庄设立一个村级集合点(占地约1000亩),根据企业与仓储中心的合同,他们可以获得专用的仓储设备、贷款担保、保护价收购等支持,负责区域内田间秸秆的捆绑和收集,并完成向乡镇仓储点的销售;每30个村级收储点设立一个乡镇收储中心。根据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它被用作分散存放秸秆的场所,并根据生产计划进行有序分配。
不仅如此,它们还以远高于其他回收方法的价格储存和储藏,这提高了农民出售秸秆的积极性,并确保了供应链的长期稳定。
与木材造纸不同,全林集团利用农业废弃物秸秆造纸,经济性突出。“与木材制浆的经济性相比,我们用平均2.5吨稻草生产1吨纸浆(平均价格600元/吨),可以替代4平方米的木材(600元/平方米),即1500元稻草创造的价值相当于2400元木材。”全林集团副总经理贾指着刚刚在车间生产的一批本色系列纸品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面对资源和环境约束,山东造纸工业坚持实施标准引领、环境强制、完善链条和引领驱动,通过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和提升水平,工业发展进入了“质量效益引领”的新阶段。
“一草两用”的另一个产业
低碳循环绿色发展是造纸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企业改变以“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大规模废弃”为特征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传统增长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循环利用”为原则,实现“资源-生产-废物利用-资源再生”的良性循环。
“我去年开始用春林加黄腐酸肥料。以前,施用基肥时使用鸡粪,每英亩土地不少于3立方米。使用黄腐酸肥料后,价格并不比以前的普通肥料贵,效果也比普通肥料好得多。树叶很浓很绿,不长,很浓但不旺。果实膨大时,果实生长迅速,品质相当好。它的含糖量和口感都非常好。”聊城市高唐县汇鑫办事处十里铺村村民李可以说是这种黄腐酸肥料的受益者。他告诉《经济先驱报》记者。
利用秸秆生产黄腐酸是“一草两用”的又一重要产业。全林集团以黄腐酸为基肥、追肥、叶面肥等,开辟了一条从秸秆中低成本直接提取黄腐酸的技术路线。,广泛用于种植各种农产品(000061,诊断股票)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果树。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等19个省级以上科研机构的长期定位试验已经应用了这种黄腐酸,可减少化肥和农药20%以上,粮食作物平均增产10%以上,经济作物平均增产15%以上;同时,农作物质量大大提高,耕地生产力提高0.5-1级。
如今,施用黄腐酸已成为增加农业收入、促进农民致富的一种技术解决方案。“我已经连续三年使用黄腐酸技术解决方案了。今年,小麦亩产量增加了62.1公斤。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每亩收入直接增加了140多元。”聊城市高唐县梁村镇西张村的种植者张说。
贾全林公司生产与总经理郭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围绕黄腐酸的显著效果,我们进一步开发了改善耕地质量、改善盐碱地、恢复草原生态等一系列技术方案,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空是一个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水稻之父”袁隆平今年在全国“两会”上指出,中国秸秆年产量超过9亿吨。为了彻底解决秸秆禁烧的困境,有必要加大对秸秆还田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全林集团正在进行这种实践。
专家推测,如果上述模式能够在中国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得到复制和推广,将会形成一个年加工能力为2亿吨的巨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了解,该模式包括241项自主创新技术、192项授权专利和5项国际领先技术,涵盖了秸秆储存、制浆、造纸、制肥的整个产业链,不仅打破了制约造纸行业发展的纤维原料。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三大瓶颈实现了资源-产品-可再生资源和农业产业体系的良性循环,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竞争优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每年加工2亿吨秸秆相当于年产8000万吨纤维素和4000万吨纯黄腐酸,作为开发衍生产品的原料,产值将超过1万亿。同时,它还可以节约大量木材资源,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贾说:“特别是黄腐酸产品的生产和连续应用,可以大大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显著提高耕地质量。我们普遍关心的粮食安全、粮食来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都能找到解决办法。”(编辑李世全·陈德军)
标题:看山东泉林集团的纸、肥经济账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3970.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