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见闻】个性难生存 国内汽车文化尚不成熟
本篇文章1444字,读完约4分钟
大型大师汽车展对记者来说是一个耀眼的景象。拥有近90年历史的斯柯达422双门跑车、拥有完美流线型外形的阿尔法罗密欧朱利埃塔ss prototipo、曾经辉煌一时的伊莎贝拉cabrio双门跑车、保时捷最独特的车型targa或大众经典多功能车的鼻祖t1等。都在讲述他们的历史。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最近推出了“十一故事”系列的采访报道,虽然篇幅不大,内容也不全面,但给读者提供的信息很少,为“节后餐桌”提供了一些开胃菜。今天,第一篇文章发表了,从“老爷车”的展览可以看出国内汽车文化方兴未艾。
轰轰烈烈的“最长的十一假期”转眼就过去了,但原本计划的井井有条的健康假期却在晚睡、零食和游戏的诱惑下变得懒散起来。
然而,作为一名汽车行业的记者,与汽车相关的点滴总能引起我的兴趣。10月2日,在北京雁栖湖的风景中,举办了一场充满无限情怀的大师车展,让我毅然抛弃温暖的被窝,在清晨7点前踏上了冰冷小雨的旅程。
十一期间,平时忙碌的人们在家里享受着难得的自由,或者已经带着孩子去了各种旅游胜地,城市的道路也难得的畅通无阻。不幸的是,美好时光没有持续多久。我一踏上京藏高速公路,长跑的车龙让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大;受自驾游数量激增和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政策的影响,每逢长假,北京周边高速公路前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北京拥堵,下半年回北京的道路不畅;假日高速公路免费客运政策在刺激自驾游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给高速公路带来了巨大压力。
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各种不文明现象层出不穷。一路上,无论是随意超车、闯堵车,还是不在正确的车道上行驶,甚至直接打开车窗乱扔垃圾、占用紧急车道,这些行为不仅让人愤怒,还会带来许多安全隐患。可以看出,虽然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汽车销量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但爆炸性的普及所带来的汽车文化的缺失也使得许多司机缺乏足够的法制和安全意识。
幸运的是,记者们没过多久就驶出了高速公路。小雨中郁郁葱葱的山川让人心旷神怡,大型大师车展让记者们目不暇接。拥有近90年历史的斯柯达422双门跑车、拥有完美流线型外形的阿尔法罗密欧朱利埃塔ss prototipo、曾经辉煌一时的伊莎贝拉cabrio双门跑车、保时捷最独特的车型targa或大众经典多功能车的鼻祖t1等。都在讲述他们的历史。
流连于经典车型的记者在与朋友交流时一致认为,那些比我们老得多的车,无论是色彩斑斓、令人陶醉的流线型外形,还是富有想象力的功能和其他差异化设计,都充满了浪漫气质和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现代汽车的融合设计,如悬挂式车顶和较大的进气格栅,使人感到审美疲劳,而娃娃式设计,即众所周知的家庭统一风格,使人更不感兴趣。新车层出不穷,但它更像是工业化的冷产物。
更可悲的是,在以实用性为前提的国内市场,设计风格略显突出的车型很难获得空房。其中之一就是记者心目中的梦想汽车――丰田ft86退出中国市场。
因此,记者认为,虽然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但汽车文化还远未成熟。自主品牌以价格换取市场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们也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尽快走出国门;合资品牌车型在中国市场的多代情况以及许多车型在中国市场的热销似乎都表明,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仅停留在驾驶工具的水平上;就车型而言,皮卡和旅行车都不见了,小型车甚至成了中国廉价低端的代表,这也反映了追随国内消费者潮流的非理性想法。
然而,随着汽车的迅速普及和长城、吉利等自主品牌的成长,中国消费者和自主汽车品牌也将在未来建立自己的汽车文化。(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郭跃)
标题:【十一见闻】个性难生存 国内汽车文化尚不成熟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3937.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