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企业五百强看经济虚实新动向
本篇文章1403字,读完约4分钟
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10日在南昌发布的《2017年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证券业等金融行业利润普遍下降,制造业人均利润增长近30%。
据业内人士称,从数据来看,“虚拟”和“真实”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有所缓解,但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制造业仍需应对许多挑战和压力。
证券业的人均利润仍然远远超过制造业
名单数据显示,近两年来,证券业经历了一段相对艰难的时期。与上年相比,500强企业中的证券企业收入普遍下降,人均利润下降56.74万元,下降49.24%,降幅最大的是服务业。然而,与制造业相比,证券业等金融行业的利润率仍然要高得多。
银行业利润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根据今年500强企业名单的数据,17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收入下降了3.69%,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均呈现负增长,行业人均利润下降了2.58万元,同比下降了4.2%。
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业不会赚钱。据报道,证券业的利润率高达24.61%,其次是商业银行,达到22.63%,均高于制造业相关行业。
与制造业相比,证券业等金融行业的人均利润要高得多。报告显示,商业银行的人均利润最高,达到63.52万元,而证券业的人均利润为58.75万元。虽然制造业的人均利润有了很大的增长,但只有74900元。
一些制造业的复苏趋势显而易见
从今年制造业500强企业名单来看,一些行业的复苏趋势明显,但一些企业仍在苦苦挣扎。
报告显示,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实现净利润9728.8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9.57%,扭转了自2015年以来净利润连续两年负增长的趋势。
“制造业表现较好有两个原因:企业投资扩张速度放缓,利润略有保留;企业内部管理得到改善,成本降低更加严格,这支持了利润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度说。
并购重组也是制造企业规模增长和净利润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例如,中国电子的子公司中国长城(000066)在资产重组后,2017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约3.5亿元,同比增长66.01%。
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的利润主要来自少数盈利企业,而大多数制造企业仍在挣扎求生。数据显示,净利润超过100亿元的制造企业有24家,净利润总额占上市制造企业净利润的49.84%。
中国制造业仍面临严峻挑战
金融业在走下坡路,制造业在上升,“虚拟”和“真实”经济的不平衡已经缓解。然而,全球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时期,中国制造业仍面临严峻挑战。
数据显示,今年前500名中有245家制造企业实现净利润5493.1亿元,占前500名净利润总额的19.42%,改变了过去五年净利润持续下降的趋势。
根据榜单数据,五大国有银行的净利润占500强企业净利润总额的32.74%,这一比例连续三年下降。
“制造业利润比重和五大银行利润比重有所上升和下降,表明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所缓解。”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朱说.
然而,当前全球总需求疲软,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抬头。“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企业经营成本持续上升,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说。
为了应对压力和挑战,许多大型制造企业选择与互联网和金融相结合。例如,美的集团(000333,诊断单元)正在实现数字化,这样企业价值链中的所有流程都可以从物理形式进入数字世界。
(据新华社南昌9月10日电记者徐伟、杨慎、余显红、高一玮)
标题:从中国企业五百强看经济虚实新动向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253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