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计划”添锦绣 贵州金融支持妇女创业就业脱贫致富
本篇文章939字,读完约2分钟
2017年5月,贵州省三都县女企业家张创办的民族面料蜡染公司从三都农村商业银行获得200多万元优惠信贷资金,带动160户贫困户就业创业增收。这是贵州资助锦绣工程的一个例子。
“锦绣计划”是贵州省通过企业扶持、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式,为妇女创办特色手工业企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家庭灵活就业、提高贫困地区家庭收入水平提供的平台。自2013年实施“锦绣计划”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贵阳分行利用活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各项政策的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女性创业和就业的信贷支持。截至2017年5月底,全省共为妇女和妇女创办的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发放了8.9万笔商业担保贷款,贷款余额为57.2亿元。
用活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信贷产品。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直支行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扶贫再融资“杠杆”模式,与相关部门联合推出“优惠贷款”产品,以贫困妇女为重点,提供“5万元以下、3年内优惠利率、财政贴息、无抵押担保”的信贷产品。截至2017年3月底,全省“优惠贷款”余额为253亿元,累计发放贷款262.6亿元给55万贫困家庭,其中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的“优惠贷款”余额为126.86亿元。
加强各项政策对接,形成支持妇女创业和就业的合力。中国人民银行贵阳分行与贵州省有关部门合作,制定了《贵州省商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将妇女列为商业担保贷款政策的重点支持对象,在三年内(可展期一年)向她们提供10万元以下的创业贷款,由政府补贴,创业担保中心担保。 从而解决了妇女在创业之初缺乏有效抵押担保和无法获得贷款支持的问题。 此外,扶持妇女的“锦绣计划”将与民间贸易和商品的优惠利率政策相结合,实现民族民间特色手工业和妇女事业的同步发展,共同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末,全省民间贸易和民用产品优惠利率贷款余额为87亿元,贴息金额为5909万元,支持269家民间贸易和民用产品企业。
强化产业扶贫模式,发挥企业主体主导作用。贵阳中智通过开展“金融助推扶贫春季攻势行动”和创建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县等活动,督促人民银行分行和辖内各金融机构积极探索产业扶贫的有效模式,以“锦绣计划”为切入点,创建“公司+农户+金融机构”、“公司+协会+农户+金融机构”、“能人+基地+农户+金融机构”
标题:“锦绣计划”添锦绣 贵州金融支持妇女创业就业脱贫致富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233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