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如何推进阳光信贷业务
本篇文章2019字,读完约5分钟
代石泉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为增加农村普惠性信贷,提高农村贷款发放效率,各农村商业银行推行规范化管理制度,完善制度体系,简化贷款流程,金融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赢得了农村群众的好评。
推广阳光信贷的不利因素
笔者认为,中小农村商业银行在推进阳光信贷的过程中仍面临一些不利因素。
首先,专业团队缺乏,组织结构不完善。由于人员和资金的限制,一些中小型农村商业银行未能成立专门的阳光信贷团队,而是指定了总行零售部门的少数人员负责项目推广和系统维护。前期的数据收集主要是通过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来进行的,后期的客户维护和数据更新依赖于分行客户经理的意识。据调查,苏北某农村商业银行的两名账户经理甚至需要维护数千名阳光信贷客户,账户经理的精力难以保证。同时,大学生志愿者的频繁更换导致人力培训成本增加,数据采集标准缺乏一致性。
第二,空农村地区严重集中,有效信贷接受者人数减少。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日益活跃,农村“空集中化”问题日益突出。根据客户经理对苏北某农村商业银行农村支行的实地走访,该支行管辖范围内许多农户外出打工,近10%的家庭只有老人和幼儿留守。“农村空集中”现象日益严重,逐渐降低了阳光信贷的有效信贷投放目标。
第三,激励机制有待加强,部分乡镇缺乏内生动力。在推广阳光信用的过程中,当地乡镇的大力支持可以使数据收集和评估事半功倍。但是,由于银行与乡镇之间的互利机制不完善,一些乡镇对阳光信贷重视不够,与农村商业银行合作开展普惠性信贷的积极性不高,导致部分地区数据收集和评估存在较大困难。
第四,农民观念固化,信贷需求没有完全释放。尽管许多农村商业银行采取了“放宽担保条件、降低贷款利率、简化信贷手续”等积极的信贷支农措施,但由于一些地区金融知识普及程度不够,仍有一些农民思想相对固化,相对排斥银行贷款。当有资金需求时,他们更愿意选择民间借贷,这使得农村商业银行通过信贷支持农业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同时,一些居民对违约成本认识不足,容易产生一定的信用风险。
第五,网络金融遍地开花,传统银行面临挑战。在大众创业和创新等相关政策的鼓励下,农村电子商务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淘村”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就目前情况而言,互联网金融平台并没有动摇农村传统银行业务的基础。然而,利用“互联网+”的浪潮和购买、农业贷款、网上医疗等立体服务场景的应用,互联网金融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近期农村阳光信贷市场的巨大变化。
如何加强阳光信用
面对当前形势,笔者认为,为了巩固当前农村市场的有利地位,继续做大做强阳光信贷业务,充分发挥阳光信贷在提高银行效率和支农方面的巨大作用,中小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制度建设为先导,不断优化管理体系。积极探索三位一体模式,即系统优化、分支对接和团队管理。在阳光信用管理系统中丰富客户信息,方便数据分析,开发目标产品,为客户提供上下游增值服务。充分发挥支行熟悉人、熟悉地的优势,做好与地方政府对接和客户信息收集工作。梳理阳光信用现有流程,在前台、中后台大力推进,在科技、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努力建立一支专业的阳光信用管理团队。从数据季度检查和年度检查、中间业务发展和客户维护等方面完善激励机制和配套方案,充分挖掘阳光信贷发展潜力,构建全方位的阳光信贷管理体系。
二是继续扩大宣传覆盖面,以上述访问为重点。主动出击,进行家访,抓住传统银行金融服务的赢家。更多地利用乡村广播、标语、墙壁广告等农民容易知晓的方式,宣传阳光信贷的便利性、效益性和规律性。通过一些脚踏实地和朗朗上口的口号,阳光信贷赢得了农村人民的心。积极参加农机、饲料等产品订购会议,在与各农业经销商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现场为农民办理贷款申请,让人们真正体验阳光信贷产品的便利和效益。我们不会放松金融知识的普及,不断增强农村居民的信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改变传统的借贷观念。
第三,通过业务竞争提升信用标准化水平。通过阳光信贷投放专项竞赛,我们将建立先进的模式,为全行客户经理们创造一个互相追赶的良好氛围。整合阳光信贷优秀客户经理资源,建立专家人才库,与全行分享市场拓展、风险防控和客户维护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总结不同品种的炼油行业和水产养殖业,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提高阳光信贷产品的专业水平,强化审批效率,降低信贷风险。
四是根据客户需求,打造三维金融服务场景。中小农村商业银行应抓住其他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尚未大规模抢占农村金融市场的有利时机,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构建互利共同体,激发地方政府推动阳光信贷的内生动力。例如,我们将与地方政府共同修建运河和道路,开发向农民提供财政援助、搬迁和安置的贷款,以及居民屋顶光伏发电的贷款,并支付水、电、电话和其他费用。将产品和服务融入当地人民的衣食住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作者是江苏连云港东方农村商业银行行长
标题:中小银行如何推进阳光信贷业务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117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