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崂山区:崛起楼宇经济“新高地”
本篇文章2911字,读完约7分钟
青岛日报/青岛风景/包青。com记者通讯员胡梁泰鸿
崂山区青岛金嘉陵金融集聚区有许多高层建筑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条流动的河流,那么一排排建筑密集区就是河流的“枢纽”。人才流、资金流、新闻流以更高的频率不断汇聚、交融、辐射,“水势”最强大。
作为产业价值链分解的必然结果,高密集的建筑经济往往占据价值链的高点。崂山区将优质快速发展建筑经济、打造崂山建筑经济“升级版”列为全区“七大行动”之一,向建筑经济更高起点迈进。
到目前为止,崂山区共有重点建筑130多栋,其中税收超过1亿元的商业建筑和工业建筑27栋,上实中心t3楼和玉龙国际中心税收超过10亿元。崂山区在建筑质量和产业凝聚力方面具有明显的后发展特征,成为继市南区核心商务区之后的又一个海岛城市建筑经济“高地”。
“三纵四横”,打造建筑经济新版本
前不久,国际知名建筑咨询公司dtz发布了青岛写字楼市场第二季度报告。报道称,青岛写字楼主要集中在三个核心区域:市南核心商务区、市北cbd和崂山金融商务区。从月租金、空入住率等核心要素来看,崂山区有着显著的特点——崂山金融商务区月平均租金为全市最高,达到119.6元/平方米,而空的入住率为全市最低。
无论从建筑质量、空、产业生态还是财富效应来看,崂山区的建筑经济都具有不同于青岛其他建筑集聚区的鲜明特征。
从空的维度俯瞰崂山建筑布局,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场纵横交错的“棋局”——到目前为止,崂山区共有130多栋建筑,总建筑面积约70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海尔路、深圳路和松岭路的南北和东西,在这张“地图”上,金家岭金融区、株洲路地区和创之谷地区像山峰一样隆起。在金融业和战术性新兴产业中,形成了具有一定集聚效应的商业写字楼和城市现代工业建筑。
从财富效应的角度来看,到目前为止,有20栋10亿元的商业建筑和7栋10亿元的工业建筑,这意味着崂山五分之一的建筑每年的税收超过1亿元。去年,庐山“亿元楼”实现税收总收入约183.6亿元,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60%以上,成为税源的“主动脉”;SIIC中心t3楼和玉龙国际中心税收收入超过10亿元。
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表示,优质快速发展建筑经济是带动整个地区快速发展大局的“关键举措”。为了抓住青岛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新热情,崂山区委十二届八中全会正式开启“战术性北进”,全面实施崂山快速发展升华的重新启动。“贯彻这一总思想的关键在于把握南方。南方的要点是建筑经济。我们实施了建筑经济突破,力争未来三年新增15栋1亿元的建筑,今年新增5栋以上。”
为此,崂山区着眼于从楼宇前期开发建设到中后期管理运营服务的全过程,建立全区楼宇经济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率先在全市建立楼宇经济快速发展中心,规划制定楼宇经济快速发展的短、中、长期任务目标。专题班推动实施夯实基础、提高质量、引领高端的“三步走”行动,鼓励区内建筑实现高标准投资建设,吸引优质产业投资,高-
增加存量,优化增量,推动建设“夯实基础”
6月30日,在混凝土泵的轰鸣声中,位于崂山区海尔路65号的巨峰科技金融大厦主体封顶。由于历史遗留的问题,这个项目已经关闭了十多年。崂山区依托平台企业青岛聚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收购项目,推进项目建设,盘活闲置土地。「工程预计于明年六月完成。建成后将引进科技金融、总部经济等优质产业资源,与周边聚丰创业大厦、世帮文化产业园等创业载体形成联动。”项目负责人曹旭东说。
巨峰科技金融大厦的振兴是崂山区通过优化空房间利用来促进建筑增值的代表。为了弥补存量不足、软硬件不全等相对“短板”,今年崂山区开展了建筑经济“固本强基”行动,以提升建筑存量和布局增量为重点任务。
崂山区建设经济快速发展中心主任安春静的办公桌上,有一张全区在建和待建建筑统计表。对20多栋建筑的竣工时间、总投资、建筑面积、容积率、高度、层数、施工文件等新闻进行了清晰梳理。表格中,超过一半的重点建设项目正在向100米和200米的高度“冲刺”。“我们正在整理全区建设项目储备库,制定项目进度,加快国鑫金融中心、海尔云谷、北大资源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150万平方米的建筑。”安春静介绍。
为了促进现有建筑的迭代升级,今年5月,崂山区发布了全省第一个区级建筑评级标准。在这个标准中,电梯厅装修精致,照明充足,停车场干净整洁,前台服务人员可以用外语交流信息,并设置了专门的室外吸烟区。崂山区对被评为超五星级、五星级、四星级的建筑,将分别给予投资者或经营者50万元、30万元、10万元的奖励,以促进现有建筑向优质快速发展的“转移”。
[/s2/]打造特色建筑,提升“单位面积GDP”[S2/]
每隔几天,青岛上实中心t3楼的窗外景色就会有所不同。窗外的上海中心双子塔正以每周至少一层的速度上升。精致的宝塔式建筑一直建到了14楼,呼应了海天交界处。
“目前,光大金融管理、陆家嘴国际信托、中信保险山东企业等500多家公司聚集在上海中心,注册资本超过600亿元,包括多家银行分行、全球500强青年机构和上市公司总部。”SIIC快速发展(青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勇告诉记者,在SIIC中心北区已投入运营的9栋写字楼中,有5栋去年的税收收入超过1亿元,SIIC持有的t3大楼创下了青岛单栋写字楼的税收纪录。据不完全统计,t3楼去年税收超过10亿元,每平米楼年纳税贡献超过4万元;其中陆家嘴信托总部所在楼层贡献税收8亿多元,面积1700平方米,年每平方米建筑税收贡献超过50万元。
作为海岛城市高端建筑集聚区的典型代表,上实中心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崂山区金融业态的高度凝聚力。目前崂山区聚集了1018家金融公司,覆盖21种金融业态,其中大型企业金融机构17家,占全市78.3%,上市公司12家,居全市第一。
随着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崂山区牢牢把握产业快速发展的内在本质,使建筑成为金融产业、战术新兴产业、旅游业等区域主导产业优质快速发展的承载场所。「在工业布局方面,我们专注于商业、商业及工业楼宇的协调及互动快速发展。率先快速发展商业建筑,顺应潮流快速发展商业建筑,实现工业建筑跨越式快速发展,促进建筑资源和项目资源的准确对接和高效配置,促进领域的连锁集聚。”安春静介绍,商业楼宇将重点发展金融财富、企业总部、会计律师、贸易物流、设计咨询、知识产权、人力资源、文化创意等法人服务业;商业建筑包括星级酒店、旅游服务、城市综合体、特色街区等行业;工业建筑专注于微电子、智能制造、虚拟现实、生物医学、新能源和新材料、检测和测试、技术应用研发等高端R&D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今年5月,崂山区出台了《促进建筑经济优质快速发展的若干政策》,用“真金白银”推动了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符合条件的新建建筑或年纳税额首次超过50亿元人民币的建筑,最高“奖励”为1000万元人民币。在培育工业特色建筑方面,建议对列入特色建筑培育计划的给予50万元;被认定为特色建筑培育计划的,给予100万元的表彰奖励。此外,还设立了“二楼”服务专员,实施了“一楼一计划”,设立了“一楼一专班”,打造了建筑标杆,“点击式”风格带动了建筑经济的优质快速发展。
标题:[本地]崂山区:崛起楼宇经济“新高地”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20757.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