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去产能行动规划发布在即 供给侧改革加速
本篇文章3095字,读完约8分钟
从中国水泥协会获悉,“促进水泥行业降产、自律、增效会议”将于7月25日至27日在海螺集团召开,其中26日为正式会议日。本次会议的主题意义重大,包括中国水泥协会各级领导、中国水泥行业50强大型水泥企业高管、各省、市、自治区水泥(建材)协会相关人员、全国水泥区域市场总协调员。
根据规划,本次会议将发布多份报告,包括《水泥行业产能削减行动计划(2017-2020)》、2017年上半年水泥行业经济运行报告、遏制新增产能、清理违法建设项目、促进高峰生产的政策建议、泛东北水泥产能削减小组工作报告、新疆自治区完全停止32.5水泥生产后的市场评估报告、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区域市场协调治理工作报告。
根据水泥供应方的改革目标,到“十三五”末,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将从目前的68%提高到80%左右。未来几年,该行业的总产能将达到5亿吨左右。
从各地公布的扩能规模计划来看,河南、江苏、吉林计划在两三年内解决1000万吨以上的产能过剩;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海南、青海、四川等地解决了100-300万吨水泥产能过剩问题。解决大产能地区的供需关系有望得到显著改善。
在水泥行业的供方改革下,全国各地通过非高峰生产和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水泥价格有所上涨。大多数水泥企业的业绩也有所提高。
相关概念股:
祁连山(600720,诊断):2017年上半年业绩继续上升,年度灵活性有望进一步显现
2017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估计为1.8亿元,每股收益估计为0.2319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为亏损(2016年1月亏损1864万元,每股收益为-0.0240元)。
2017年上半年,该公司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其明显表现受到减值影响。2017年上半年(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为1.8亿元),与去年同期(亏损1864万元)相比,公司扭亏为盈明显。2016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22亿元,同比增长127%,业绩有所好转;2016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亏损3722万元,为同比亏损(2015年同期为1.16亿元),主要原因是子公司红古祁连山、下河祁连山、甘谷祁连山、天水祁连山资产减值大幅增加。2016年第四季度资产减值为1.32亿元(2016年为1.54亿元),剔除减值影响后的净利润(按20%所得税税率计算)为:2017年Q1计提减值准备资产1790万元,净利润(按20%所得税税率计算)为-1.29亿元,同比减少亏损(-2.26亿元)。
在利润回升的背后,区域成交量和价格上涨,效益回升,利润改善趋势明显。从区域销售来看,去年下半年以来,青海和西藏的水泥销量一直在增长。与其他两个地方相比,甘肃的反弹率略小,但与2015年相比有所改善。从水泥价格来看,甘肃和青海的水泥价格自2016年以来大幅上涨,目前仍处于较高水平。得益于地区产量和价格的上升,公司2016年销售了2179万吨水泥熟料,同比增长5.8%。2016年,每吨毛利润为67元/吨,同比增长15元/吨。2016年下半年,每吨净利润为8元/吨。与2016年上半年相比,2元/吨由负转正,利润明显提高。
公司2009年至2016年的每吨净利润为26元/吨,2010年的每吨净利润高峰曾达到63元/吨。2016年,该公司的业绩出现了底部拐点。2017年上半年,表现良好,供需关系改善,年度表现弹性有望进一步显现。公司2017-2019年每股收益预计分别为0.88元、1.04元和0.96元,可能超出预期。
风险警示:基础设施建设未能达到预期,价格大幅下跌,产出未能达到预期。
金豪股份(601992,诊断股份):水泥毛利率大幅上升;房地产销售很好
罗进股份公布1q17业绩:营业收入113.4亿元,同比增长52.6%;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4亿元,同比增长192.4%(季度环比+5.9%),相当于每股收益0.04元..
水泥业务:1q提价下降,每吨毛利增加。第一季度,水泥熟料销售量为1130万吨,同比下降22%。其中,金玉/冀东分别为483/847万吨。1q平均出厂价为232元/吨,同比增长87元/吨;每吨毛利为57元/吨(去年同期为-5元/吨),每吨净利润减少39元至-30元/吨。目前,日平均出货量逐渐上升到40万吨,4月份累计销售1100万吨。公司1-4月平均水泥价格达到290元/吨,全年每吨水泥业务毛利预计接近70元/吨。
房地产业务:结转收入增加,毛利率下降:一季度房地产结转收入49.6亿元,同比增长41.8%;结转面积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9%;毛利率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至37.5%,主要是因为北京去年的结转收入高于今年,该地区毛利率较高;预售面积同比增长105%至30万平方米;目前,土地储备为748万平方米。公司预计全年房地产毛利率将达到30%左右。
京津冀水泥业务走势正在好转。自4月份以来,北京、天津和河北的水泥价格上涨了25元/吨。目前,所有重大项目都在正常建设中,大企业交货量稳步上升,价格有望稳定在较高水平。如果“一带一路”会议导致分阶段生产限制,价格预计将进一步催化。回顾过去,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效应叠加在熊安新区和京津冀一体化推荐上,预计中期区域需求将保持良好态势。
华新水泥(600801,诊断单元):最灵活的水泥单元
供应和需求都超出了预期,行业繁荣预计将继续。从2016年到现在,水泥的基本面继续发光。房地产需求的复苏周期是叠加的,更加乐观。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共同支撑水泥需求稳定增长;与此同时,与历史周期相比,新增产能大幅放缓,对供应的协同控制更加严格,共同推动本周期水泥价格表现超出预期。
不同于西南:高需求增长,高利润繁荣。拉法基约1000万吨熟料产能资产已注入华新水泥。目前,公司55%的产能分布在湖北和湖南,约35%分布在西南地区,主要在云南。中国西南已成为该公司的另一个主要增长动力。1.西南市场结构明显改善。中国西南地区的市场需求一直很好。自2016年以来,固定资产项目大幅增加,新增供应接近尾声,价格弹性已初步体现。2.资产注入后,业绩弹性开始释放。拉法基注入华新水泥的资产过去运营效率很低(亏损)。在被华新水泥管理和正式收购后,资产在组织结构、销售渠道和内部管理方面都得到了积极的改善。效率提升明显,预计将在2018年持续发布。3.在政策的支持下,西藏市场的中期繁荣是持续和肯定的。该公司在当地市场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高地区利润已经开始有助于业绩的灵活性。
供给和需求的演绎,稳定的幸福。中部地区的市场需求结构更倾向于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用市场,因此需求稳定性更好。自2016年以来,区域固定资产的新增建设和建设项目的快速增长推动了水泥的量和价的上涨。在目前较低的库存水平和较好的供应控制下,下半年区域价格有望保持高位,这也将支持公司市场利润的持续提高。从中期来看,随着中部地区房地产去库存化和区域棚改的推进,房地产建设仍相对乐观;包括长江经济带在内的区域道路和桥梁、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基础设施投资的稳步进展;叠加支撑区域的水泥需求进一步提高。从2010年至今湖南、湖北两省水泥需求的综合增长率来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趋势预计将在未来3-5年内持续。
预计公司2017年第2季度净利润将超过30元,进一步结合目前的量和价水平,预计全年应占净利润将超过18亿元,在资产和利润方面更加灵活;同时,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表现良好,并且在未来随着资本支出的下降仍会有所改善。预计2017年至2018年的业绩分别为18亿元和20亿元,相当于pe的10倍和9倍。
[编辑:何晏]
标题:水泥去产能行动规划发布在即 供给侧改革加速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0934.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