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实操层面 三大难题待解
本篇文章1007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元泛
就像ppp的迅速发展一样,7月22日在上海举行的2017中国ppp投资创新论坛挤满了成千上万的人。总结三年来ppp的发展,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海CPPCC副主席、上海市工商联主席王志雄在主旨发言中做了自我介绍。他过去在政府部门工作,现在为企业服务。他一直是ppp实践的积极参与者,只是在不同的岗位上。在他看来,中国ppp发展中有三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自2014年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数十份文件,推广和应用ppp模式。全国各地掀起了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大力推广和应用ppp模式的高潮,有力推动了相关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
然而,财政部公私伙伴关系中心发布的国家公私伙伴关系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第五季度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已有1351个国家仓储项目签约落地,落地率仅为31.6%。
造成低着陆率尴尬局面的因素很多。在政府层面,仍然存在公平的市场准入和诚信问题。王志雄认为,公私伙伴关系在使用私人资本方面仍然面临市场准入问题,而且仍然难以为任何有保障和有利可图的公私伙伴关系项目获得私人资本。公私伙伴关系的投资周期通常比公共部门领导人的任期周期长,因此私人资本仍然担心新来者不接受账户的情况。
事实上,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在参与ppp项目的资本中占很大比例,这一点一直受到批评,企业总是担心政府的可信度。Ppp项目一般周期较长,项目运营期通常持续20至30年。然而,在领导层或领导层变动之后,一些地方政府不承认前政府的政策。新官员不买旧账,新的领导班子改变了一套新政策,两国政府对ppp模式的态度不同,监管方式不同,合作协议无法履行,这使得社会资本方经常处于亏损状态。
王志雄认为,发展公私伙伴关系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公私伙伴关系机制。无论是公共部门的债务偿还机制,还是结合市场的债券发行机制,似乎都还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合理的解决方案。
民间资本的自律监管也很突出,包括质量监管、质量自律以及合作经营过程中的全周期监管和自律,这些都需要改进。王志雄说。
王志雄说,当前形势有了新的变化。国家的发展理念、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技术手段的进步、金融手段的国际化以及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新一轮国际合作,都对ppp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论坛,政府能够更加公平可信,社会资本能够更加自律和规范,ppp能够健康、繁荣、长久地发展。
标题:PPP实操层面 三大难题待解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088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