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将更有含金量
本篇文章1637字,读完约4分钟
就业是最大的生计。目前,在大学生就业高峰期,就业话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今年中国大学毕业生总数达到795万,明年将超过800万。对此,专家指出,未来一段时期,总体压力仍然很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这是中国就业面临的两大矛盾。就业工作要贯彻十九大的部署,既要注重就业数量的增长,又要注重提高就业质量,促进我国就业含金量的不断提高。
失业率创下近十年来的新低
近年来,中国的就业形势不断改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自2012年以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每年超过1 300万,过去五年累计达到6 524万,比2007-2011年增加了716万。截至2016年底,就业人口总数达到7.76亿,超过欧洲总人口。
“从今年前三个季度开始,就业状况持续改善,许多指标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长卢爱红表示,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97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0万人,基本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就失业率而言,截至第三季度末,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5%,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今年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4%以内。
除低失业率外,卢爱红指出,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保持平稳上升,富余人员安置总体稳定有序。市场供求和企业就业继续改善。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市场供求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市场需求比率达到1.16,创历史新高。
未来的总压力仍然很大
“虽然总体情况正在改善,但应该注意的是,中国的就业总压力仍然很大。特别是在未来,每年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超过1500万,其中一半以上是大学毕业生,这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同时,考虑到已登记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任忠市下一步的就业安排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北京科技大学东陵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大卫告诉记者。
“从结构上看,矛盾十分突出,长期存在的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卢爱红说,很多人觉得找工作很难,很多企业招不到工人。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工人的素质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经济结构处于转型期,但工人的素质并没有完全跟上。技术和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老年和低技能工人就业更加困难。与此同时,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以及新形式和新模式的发展对就业提出了更突出的挑战。
此外,就业质量有待提高的问题依然突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祥全表示,对山东省淄博市和四川省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调查发现,毕业三年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很高,达到97%,有些学校甚至接近100%。然而,在引入就业质量指标后,通过对工资、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社会保险和工作稳定性等七个指标的调查,发现就业质量问题依然突出。
五个方面促进质量和数量的提高
面对诸多挑战,未来中国的就业工作将如何推进?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郑认为,从就业角度来看,在经济转型升级、保持中高速向中高端迈进的过程中,促进就业应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应不断充实和完善,以实现扩大就业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同作用。
“我们有信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卢爱红说,下一步是围绕落实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特别是优质就业岗位;二是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三是继续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贷款、融资、场地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第四,维护劳动者权益,特别是完善平等就业制度;最后,要提供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特别是推进“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工作。
大卫说,必须指出,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强调“提高就业质量”,这意味着在今后的就业中,不仅要注意就业数量的增长,而且要注意就业质量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未来劳动者的收入和保障水平将会显著提高,就业的含金量将会越来越高。(记者邱海峰)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淼
标题:中国就业将更有含金量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9667.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