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本地]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

[本地]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1-01-10 04:45:06阅读:

本篇文章3603字,读完约9分钟

师德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深化新时期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解读

教育评价关系到教育的快速发展质量和改革方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评价改革,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讲话,为新时期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2000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扭转教育评价的不科学取向,坚决克服唯成绩、唯学业、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疾。2006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行业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颁布实施新时期深化教育评估改革的总体方案,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评估体系。教育部以深化教育评估改革为重点,成立专门工作组,深入学习中央精神,全面系统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认真研究论证整体性,最终形成《新时期深化教育评估改革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这是新中国第一份关于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导新时期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本地]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个世界性、历史性、现实性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快速发展水平、思想文化观念等多种因素,涉及不同的利益主体。《总体规划》以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为出发点,系统阐述了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思路、具体措施和实施路径,注重教育评价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在教师评价方面,再次强调师德是第一标准。

[本地]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

一、为什么师德师风成为第一标准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师德师风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继承者,肩负着传递知识、思想、真理、塑造灵魂、生命和新人的重任。没有其他职业像教师一样,以人类知识和技能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精神成长为目标,决定了教师职业的崇高性。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引导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

[本地]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

强调以身作则是我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优良遗产,是时代的主题。教师是教育的基础,师德是教师的基础,也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文化遗产和时代主题。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万世楷模”的孔子提出:“身体正直,不服从命令;他的身体不直,虽然他跟不上。”“你不可能是对的,如果你是对的?”现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指出,教师要把自己培养到值得为人师表的地步。由此可见,以“师德”为主要标准的教师专业素质是我国优秀传承下来的,教师也是圣贤文化的代言人和传播者。进入新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师德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一方面,与个别教师相比,他们放松了自我要求,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甚至严重违反师德,损害了教师的整体形象。制定了教师专业行为规范,划定了师德红线。新时期的教师专业标准已经确定,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已经通过比较首要问题和突出问题来划定。比如,2000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新时代教师专业行为十大准则,明确了师德底线。这是新时期国家对教师行为规范和各级行为的新规定和新要求。另一方面,它对新时期的师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从事着教育自己心灵、道德和人格的伟大事业。2006年教师节那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与教师座谈时提出,希望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爱心的“四有”。

[本地]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如何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加强师德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进入新时期,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德育人是检验学校全体员工的根本标准,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2006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评价教师素质的首要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2006年9月9日,在第36个教师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各地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问候,赞赏和肯定了当代人民教师高尚的师德和责任,并“希望教师们不要忘记以德育人的初心,牢记为党和国家育人的使命”,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地]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

世界各国都对教师的标准或专业规范提出了一定的道德标准。根据世界各国或地区对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我们可以发现教师职业道德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同时其文案也是有明确界定的。例如,1996年,美国制定了《优秀教师行为守则》,共有26条。这些要求非常具体,还决定禁止《教师行为守则》。2000年9月,英国政府颁布了新修订的《教师标准》,规定了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应具备的个人和职业道德。

[本地]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

二、标准建设的基本概念

为了更好地吸引教师履行职责,《总体规划》将师德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并设计了一系列改革任务。从这些任务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实现四个基本概念。

[本地]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

问题导向,突破结合。《总体规划》直接指出了教师评价中科研重于教学、教学重于育人的问题。长期以来,在外部学校评价指标取向、量化评价盛行和社会功利氛围的影响下,教师评价产生了重科研轻教学、重教学轻育人的现象,使得无法全面衡量教师的师德、教书育人能力、专业态度等多维尺度,不仅影响教师的快速发展,而且缩小了教育价值,甚至制约了教育的科学快速发展。《总体规划》在“破”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教师评价的“立”要求。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考评奖励的主要要求,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调查,促进师德师风常态化、长效化发展。《总体规划》的设计既实现了破与立的结合,又避免了不足,具有现实性。在实施教师评价的过程中,提出师德师风是第一标准。

[本地]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

遵纪守法,领导监督。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书育人。评价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快速发展规律,也要遵循教师劳动的规律和优势。基于此,《总体规划》既注重教师的高位,又反复要求底线;既注重教师内源动机的激发,又注重外部规范的制定。除此之外,《总体规划》还专门提到:“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调查”。调查,不是检查,是用一定的标准检查来衡量的;前者强调实地考察和细致深入的关注。确立调查方法不仅是对教师劳动优势的尊重,也是教师因强调师德建设而可能承受的负担。

[本地]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

渐进式改革和系统性推进。规范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总结和固定基层治理智慧的过程。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曾指出,对教职工存在的问题,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在《总体规划》出台之前,已经颁布了新时期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在《总体规划》中,将依法依纪严惩转化为建立师德失范预警制度,并要求探索和实施教育各领域的禁进制度。到目前为止,教育评价不能通过在某个行业或环节进行改革来促进。要统筹兼顾,上下衔接,左右扶持,共同推进,进一步增加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使改革政策的效益最大化。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化必然会进一步推动规范体系的建设,规范体系的建设也可以提高教育评价的治理水平。

[本地]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

第三,师德师风得到有效落实

为了落实师德在教师评价中的第一标准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主动采取更有效的行动,锐意进取,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师德建设和师德调查的全过程和规范化。抓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调查。在各类教师培训、基层党组织建设、教职工理论学习等过程中,要有机地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和师德师风调查之中;在教师自身职业成长和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应以教师的道德表现为主要评价标准,鼓励越来越多的教师将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于内心,外化于行动,从而成为一种思想意识和行动意识。

[本地]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

内外结合,系统推进师德规范体系建设。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研究介绍相关措施,结合保护人、财等方面,系统推进师德师风标准体系建设。对内,结合教师的专业特点,注重激励和监督,引起内生动力;倡导师德建设,树立基层榜样,完善教师荣誉制度,开展典型示范和文化引导。对外,确定负面名单,严惩违规行为,坚决杜绝任何违反师德师风建设的行为。探索师德师风测评试点,总结经验,整改存在的问题,逐步建立和实施系统的、协同的规章制度。

[本地]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

加强评价专业化建设,优化师德评价方式。建立健全教师道德评价的制度和机制,提高教师道德评价的规范性;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教育评价、教育测量等相关专业,培养教育评价专业人才;创新评价方式,利用现代新闻技术,尽可能减轻学校、教师和学生不必要的负担;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元评价范式,逐步形成更加科学、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使教师的育人投入得到积极有益的反馈。

[本地]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

加强监管,注重普及。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主动承担监督实施的责任,尽一切努力确保改革在实践中扎根。实施师德评价,作为考核各级党委和政府效能的重要拷贝。要支持相关的奖惩机制,制定并实施行业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确保标准落实到位。要加大普及和解读力度,准确理解其科学理念,为制度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标题:[本地]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20892.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