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发布指导意见推进卫星遥感综合应用追赶世界先进
本篇文章969字,读完约2分钟
6月27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了《卫星遥感综合应用系统建设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国家气象部门将建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效率高的卫星遥感综合应用系统,形成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标准规范的卫星遥感应用业务,数据产品供应能力将大幅提升,同期卫星遥感综合应用将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中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已经形成了多星在轨、网络化观测、整体运行、相互备份的业务格局。中国气象局有能力接收和处理来自国内外数十颗遥感卫星的数据。然而,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卫星遥感综合应用在体制机制、业务能力和应用水平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难以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综合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安全需求。
根据这一意见,中国气象局卫星遥感综合应用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观测质量监控和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业务产品质量控制率达到100%;数据采集和共享效率进一步提高,极轨气象卫星全球采集时间增加到不到两小时,实现了基础遥感产品和数据的准实时共享;卫星遥感对气象核心业务的贡献大幅上升。卫星数据在数值预报模式同化数据中的比例达到90%以上,我国卫星气候数据集的精度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气象支撑国家战略的支撑能力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
根据意见,中国气象局将进一步完善卫星遥感应用业务布局,明确相关单位的职责分工,选择基础好、特色明显、应用能力强的省份建设特色遥感中心,创建模型,做好示范工作。
意见认为,要进一步夯实业务基础,完善卫星遥感监测业务流程和标准,不断提升数据采集、产品供应和共享服务能力,加强遥感产品质量控制。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安全需求,中国气象局将加强“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数据在数值预报中的同化和应用,建立长时间序列卫星遥感基础气候变量数据集;开发卫星生态遥感应用综合业务平台,为部门和行业用户提供多终端遥感应用服务模式和定制产品共享服务;建立风云卫星国际用户应急保障机制和服务平台,减少灾害,提供高精度卫星数据;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全球气象监测信息,支持建立天地一体的气象监测预警系统。
同时,中国气象局将完善法律法规框架下的数据产品开放共享机制,鼓励全社会利用气象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充分挖掘应用效益。(记者陆健)
[我要纠正错误]主编:白
标题:中国气象局发布指导意见推进卫星遥感综合应用追赶世界先进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817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