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7-22 06:23:02阅读:

本篇文章5061字,读完约13分钟

2014年,非居民考生将首次获准在我省参加高考,但目前还没有明确说明我省考生能否跨城市参加高考。昨天,省招生办发布了《关于做好2014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确了考生可以在户籍或学籍所在地进行报名。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明年的高考可以在春夏两季公布

2014年,我省继续实施春夏季高考,其中春季高考重点关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省统一命题,组织考试,主要为高职院校选拔合格的学生。考试时间是2014年5月的第二个周六和周日。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夏季高考以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重点,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时间、统一命题和统一组织考试。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的报名、考试和录取是分开进行的,但考生可以同时相互报到。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省级招生机构规定,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大学生;高中未毕业的学生;在高中教育非毕业年度以欺骗手段注册并违反规定参加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包括全国统一考试、省级统一考试和高等学校单独举办的入学考试)的毕业生;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暂停高考的考生,处于暂停期;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者因触犯刑律正在服刑的人,不得报名参加高考。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未注册的考生可以参加本省的高考

去年,我省放宽了春季高考考生的户籍限制。今年,我省首次允许未在我省注册的考生参加山东夏季高考。因此,夏季高考的报名条件首次限定为:在我省有户籍或具有我省高中合格毕业生资格并有完整学习经历的农民工子女。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具有我省户籍的考生可在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招生办登记。户籍与学生身份不一致的高中毕业生可以选择户籍或学生身份所在的县(市、区)进行登记。这是我省首次有户籍的考生跨市报名参加高考。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符合报名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可以在他们就读的高中(包括普通高中、普通中学、职业高中、职业中学、成人中学等)所在县参加高考。)。

已在我省定居并符合登记条件的外国人,可持省公安厅颁发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外国人居留证》到济南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登记。

在线注册从11月8日开始

从8日开始,2014年高考网上报名将开始,网上报名时间为8日至15日,与春夏季高考考生时间相同。整个网上报名分为三个阶段:基本信息网上申报、现场资格审查和信息确认、网上支付。春季高考现场资格考试和信息确认时间为12月3日至12月6日;夏季高考现场资格考试及信息确认时间为11月18日至12月2日,其中除应届毕业生外,考生现场资格考试及信息确认时间为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线支付时间为12月3日至12月12日。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考生可以在网上选择任何地方填写报告,在指定时间内修改报告,并在服务器运行期间进行查询。填写过程分为登录、查看提示信息、输入信息和提交。修改和查询与填写相同。考生应仔细核对自己填写的信息,及时处理问题,并尽量避免在现场确认时修改信息。在线注册网站是:wsbm.sdzk.gov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奥运会只赢得加分,不保证

明年的高考不仅会改变考试内容,还会改变奖金政策。从2014年起,获得奥运会一等奖或以上的学生将不再有资格参加竞走。根据省考试院的规定,获得省优秀学生称号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将在统一考试总成绩的基础上增加20分,学校将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录取。在高中阶段受到市人民政府或省综治委表彰的考生,其总分低于高等学校轮岗分数线10分的,可向学校备案;经省人民政府认可,总分在20分以下的考生可向学校申请档案,学校将对其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录取。被省级以上先进劳动模范表彰的考生,总分低于高等学校挂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在全国奥林匹克运动会决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候选人,在全国青年科技创新竞赛(包括全国青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的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和中小学计算机生产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候选人,以及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研究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奖的候选人,可获得20分的折扣。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烈士子女可加20分存档。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可在统一考试总成绩的基础上增加10分;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获得二等功(含二等功)或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可加20分。归侨、侨眷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可加10分至档;山区、湖区、岛屿、少数民族聚居区等少数民族候选人。,可以给文件加10分;是否接受由学校决定。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在高中阶段,他在重大国际体育比赛的集体或个人项目中获得前6名;全国体育竞赛获得前6名个人项目;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称号并参加省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统一考试的考生(考试项目限于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等。)并达到相应标准的,将在毕业当年的高考成绩的基础上获得10分。参加高水平运动员录取的考生不享受此奖励。同时具备上述加分和低分条件的考生只选择最高分作为申请加分,不再重复计算。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基本能力测试取消了

2014年春季高考分为18个大类,涵盖38个大类,考生必须选择申请大类。夏季高考科目分为文学与历史、艺术与文化、体育、科学与工程和艺术理论。

在夏季高考中,文化考试科目与文学和历史相同,体育或艺术科学的文化考试科目与科学和工程相同。考生可以从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中选择一种外语,并在注册时注明。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2014年,我省春季高考科目将采用“知识+技能”的考试模式,其中“知识”部分将分为语言、数学、英语和专业知识四个科目进行测试;“技能”部分测试基本的专业技能。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2014年夏天,高考科目采用了“3+综合”模式,历时多年的“1”基本能力测试被取消。其中,“3”指三个科目:语文、数学和外语,这是所有考生的必修科目。其中,数学分为数学1(适用于文史方向)和数学2(适用于科学技术方向);“综合”分为综合1(适用于文学和历史方向)和综合2(适用于科学和技术方向)。综合1包括三个科目:政治、历史和地理;综合2包括三个科目:物理、化学和生物。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2014年高考报名在即,许多新政策都被本报提前解读

昨晚,省教育招生办下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注册工作的通知》,允许未注册的考生在我省首次参加高考,高考科目恢复为“3+X”。从2014年起,获得奥运会一等奖或以上的学生将不再有资格参加竞走。这些变化使得明年的高考大不相同,也使得2013年11月8日至15日的高考在线信息发生了很多变化。高考报名分为三个阶段。高考科目返回到“”。非居民候选人首次被允许申请奥运会。奥运会的获胜者不再保证享受高考和照顾奥运会。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省招生办明确规定,从2014年起,在中国科协主办的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考生,在参加高考时,统一考试的总分将增加20分,学校将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录取。高考报名分为三个阶段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2014年高考网上报名分为三个阶段:网上填写基本信息、现场资格考试和信息确认、网上支付。

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在线填写基本信息的时间是2013年11月8日至15日。春季高考现场资格考试及信息确认时间为2013年12月3日至12月6日;夏季高考现场资格考试及信息确认时间为2013年11月18日至12月2日,其中除应届毕业生外,考生现场资格考试及信息确认时间为201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网上支付时间为2013年12月3日至12月12日。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候选人通过登录远程网络填写基本信息。考生可以在网上选择任何地方填写报告,在指定时间内修改报告,并在服务器运行期间进行查询。填写过程分为登录、查看提示信息、输入信息和提交。修改和查询与填写相同。考生应仔细核对自己填写的信息,及时处理问题,并尽量避免在现场确认时修改信息。在线注册网站是:wsbm.sdzk.gov。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据悉,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可以同时报名,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也可以到相应的报名系统报到,按照自己的程序完成报名手续。高考科目回归“3+X”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2014年夏季,高考科目采用“3+综合”模式,数学分为数学1(适用于文史方向)和数学2(适用于科学技术方向);“综合”分为综合1(适用于文史方向)和综合2(适用于科学技术方向);综合1包括三个科目:政治、历史和地理;综合2包括三个科目:物理、化学和生物。历时多年的“3+X+1”基础能力“1”考试取消,我省2014年夏季高考将从两天半缩短到两天。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2014年夏天,高考科目分为文学与历史、艺术与文化、体育、科学与工程和艺术科学。在夏季高考中,文化考试科目与文学和历史相同,体育或艺术科学的文化考试科目与科学和工程相同。考生可以从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中选择一种外语,并在注册时注明。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春季高考分为18个专业类别,涵盖38个专业类别。科目采用“知识”加“技能”的考试模式,“知识”部分分为语文、数学、英语和专业知识四个科目进行测试;“技能”部分测试基本的专业技能。允许在我省不同地方进行高考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去年,我省取消了春季高考考生的户籍限制,今年是我省首次允许未在我省注册的考生参加山东省夏季高考。

众所周知,在我省有户籍的考生可以在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招生办登记。户籍与学生身份不一致的高中毕业生可以选择户籍或学生身份所在的县(市、区)进行登记。这是我省首次有户籍的考生跨市报名参加高考。符合报名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可以在他们就读的高中(包括普通高中、普通中学、职业高中、职业中学、成人中学等)所在县参加高考。)。已在我省定居并符合登记条件的外国人,可持省公安厅颁发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外国人居留证》到济南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登记。九种类型的候选人享受照顾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第一,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统一考试总成绩的基础上,增加20分,学校将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录取。二、在高中教育阶段表现勇敢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经市人民政府或省综治委表彰,总分低于高等学校轮岗分数线10分的,可向学校备案;被省人民政府表彰的考生,总分低于高等学校挂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分档。以政府颁发的证书为准。第三,获得省级以上表彰的、总分低于高校流动档案分档分档线20分以下的先进青年劳动模范,可以向学校备案,由学校审核决定是否接收。第四,在高中获得以下奖励的学生在高考录取时,将在统一考试总成绩的基础上加20分,由学校审核决定是否录取。全国青年科技创新大赛(包括全国青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日小科学家”颁奖活动和中国科协、教育部主办的中小学计算机制作活动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研究项目奥林匹克竞赛的获胜者。第五,对于烈士子女,总分低于高校档案移位分数线20分的考生,可以向学校档案,学校将审核决定是否录取。第六,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可以在统一考试总成绩的基础上增加10分;退役军人在服役期间获得二等功(含二等功)或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可在统一考试总成绩的基础上增加20分,由学校审核决定是否录取。七是归侨、侨眷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考生。如果总分低于高等教育的分数线10分,他们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将审查并决定是否录取他们。八是山区、湖泊、海岛、少数民族地区等少数民族考生,总分低于高等学校班分数线10分以下的,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第九,在高中阶段,参加集体或个人项目的重大国际体育比赛获得前6名;全国体育竞赛获得前6名个人项目;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称号并参加省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统一考试的考生(考试项目限于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等。)并达到相应标准的,将在毕业当年的高考成绩的基础上获得10分。参加高水平运动员录取的考生不享受此奖励。同时具备上述加分和低分条件的考生只选择最高分作为申请加分,不再重复计算。

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在与其他候选人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候选人在高等院校应得到优先考虑:已退出现役的候选人;残疾军人、平时二等功、战时三等功以上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国家确定的县(市)、沙漠地区和边远地区现役军人的子女,军队确定的特种、一、二类海岛部队的子女;飞行或停飞不满一年或达到最大飞行寿命空的军人子女,以及在船舶、航空航天或核相关岗位工作一定年限的军人子女。残疾人民警察、因公死亡人民警察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的子女。

标题:解读2014年高考新政策省内考生明年可以跨市高考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6650.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