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岛城的百年历史
本篇文章1153字,读完约3分钟
原标题:百年城市的历史注脚
“清朝时,青岛的道路主要是土路。在低洼地区,有一条高路基的“重叠道路”,而在软土地区,道路是用谷壳铺成的。在殖民时期,城市道路受外部影响,并具有现代化的雏形。当时,道路主要是石头路、玛雅石头路和石阶。20世纪70年代以前,青岛的大部分高速公路都是用沙石路面硬化的。20世纪70年代后,青岛开始有沥青路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道路状况……”
在2014年世博会绿色产业园市政展示园,在演讲者的精心解说下,青岛百年的城市文脉依次展开,尤其是道路建设的回顾,似乎在向游客重演这座海岛城市的演变历史。细心的参观者会发现,随着市政展览馆展示内容的不同,脚下展厅的路面也发生了变化:首先是一条以麦秸为“粘合剂”的土路,然后是马崖石路,最后是沥青路面。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到岛屿城市演变的历史注脚。
市政展览馆位于公园北坡,背对东西,面积3424.9平方米,是体现世博会市政建设的主题展馆。市政展示园以青岛的“御寒之花”和中国传统吉祥物“如意”为设计理念,以“形”和“神”为主要造型,以“吉祥如意”为目标,表达了市政建设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理念。
据市政展览馆的投资方青岛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投资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展览馆是市政府百年历史的剪影,集中了广场、道路、桥梁、水处理等元素。“你看,沿着山放置的巨石意味着努力工作的精神,这里的市民在山上开辟道路;公园里的道路也是城市道路的缩影,凝聚着市民的汗水;展馆内的水循环系统表明,通过城市污水处理和城市河道整治,这座城市一定会呈现出绿水碧波的美丽景象。”负责人说。
展馆内有“历史”和“现代”两个展厅,分别展示了一百年来市政府的历史片断和改革开放以来市政建设的快速发展。
历史展厅通过图片回顾了这座城市100年的进化史。以青岛的地标——栈桥为例。展厅展示了1936年栈桥的工程图纸。展览组织者还通过绘画制作了微型景观。此外,组织者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照片,通过新旧对比反映了这个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现代展厅里,看似专业的展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负责人说:“过去,道路上的检查井经常坍塌。当人们开车经过检查井时,他们经常不得不摇晃一下。通过铺设“预制硬检查井”,这个问题已经完全解决。我集团从德国引进国内第一套全预制硬质检查井生产线,产品已在重庆路和石源大道使用,彻底解决了城市道路路面不平整和检查井坍塌的问题。”
走出展厅,回头看看展览花园。整个展览园背靠山川,其主要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就像自然本身一样。漫步在展园,花木品种新颖,造型优美,寓意深刻,阵阵清香。负责人说,在选择花草树木时,我们不仅要注意颜色的搭配,还要注意嗅觉。整个展览园的花木主要是芳香的花卉和草本植物,给游客提供了一场嗅觉盛宴。
□青岛日报/清宝网记者姜慧莉
标题:回顾岛城的百年历史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5224.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青岛的限购正处于两难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