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青岛已有9万多人获救
本篇文章848字,读完约2分钟
原标题:青岛市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两年共获得2.59亿元救助9万人
2012年7月1日,青岛市率先在全国城镇试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9.73万人享受了大病医疗救助,累计救助金额2.59亿元,大大减轻了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今年年底前,青岛市纳入救助范围的特殊药品和物资数量已扩大到26种,将有更多的重大疾病和罕见疾病患者得到救助。
患重病和“俯视”
“妈妈,是借钱和卖房子。这一行动必须完成。”
“借钱咋还?你在哪里卖房子?”
2009年,61岁的王慧珍(化名)被诊断患有帕金森病。在过去的四年里,上述对话经常上演,因为近30万元的运营成本确实“不够”。“拖,拿些便宜的药来维持现状”是唯一能做的事。
王女士的经历并不独特。
在福州南路社会保险大厦的医疗保险大厅里,工作人员经常接触到借钱甚至卖房治病的病人。“考虑到将来会有还款能力,一些年轻人(病人)借钱治病,而另一些人则卖房子。大多数老年人如果花掉他们的积蓄,将不再接受治疗。”大厅里一群商人叹了口气。
据报道,目前,我市已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无缝覆盖,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都有相应的基本保障。此外,我市还建立了大规模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补助制度。2012年,民政部门还为城乡贫困居民大病医疗设立了“特别救助”。为什么“全覆盖”医疗保险制度仍然难以帮助患有严重和罕见疾病的病人?
治疗费用昂贵,尤其是对严重和罕见的疾病。以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为例,年医疗费用约为35万元。另一种罕见疾病——BH4缺乏症,根据BH4缺乏的不同程度,每年花费约10万元。“国际上有一个解释严重疾病的标准,即‘灾难性医疗支出’,这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医疗支出占其负担能力的40%或更多。据此,即使是一个收入稳定、储蓄可观的家庭,也会因为“灾难性的医疗费用”而陷入困境。”市社保局统筹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我市一项调查显示,50%的“负担过重”患者及其家属被单一药品或药材负担过重,其中大部分药品或药材不在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内。
标题:两年来,青岛已有9万多人获救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5190.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