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新区STEAM教育经验在中国国际教育研讨会上交流
本篇文章1070字,读完约3分钟
10月21日至28日,中国国际教育研讨会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以“教育全球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主题,判断了新形势下国际教育合作的快速发展方向,探讨了未来全球教育新格局的构建。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重点阐述了中国政府优先发展教育、防治教育产业疫情的做法,阐述了进一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的思考,提出了发挥教育作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进程的前景。
在会议上,中外教育同行应邀通过23个各级各类在线平行会议,讨论国际教育快速发展的最佳策略。新区在会上做了题为“蒸汽教育,激活学生智慧创造未来”的经验介绍,阐述了学校实施蒸汽教育的途径和做法、取得的成效和下一阶段的规划。
近年来,新区积极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规划”要求,抓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重大战术机遇,适应科技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调整课程类别,更新课程文件,吸引学生积极学习,探索体现时代特征和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 加强课程整合研究,将maker、人工智能、3d打印、创新发明、社会实践等steam课程纳入学校课程,全员参与“课堂工作坊、车间课堂”新模式;通过“安排具体任务、定期举办比赛、制定评价体系”等措施,打造“师生共进”的新型蒸汽课堂;通过“竞赛激励、专家指导、作品产业化”等策略,开辟“蒸汽学习空室”,为学生搭建实现创作梦想的平台。在学习空的过程中,孩子们融合多学科知识,充分发挥创造力,自主学习和创造,焕发出无限的活力和信心。
蒸汽教育的实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差异化快速发展,学校的各种人才不断涌现。6000多名学生在科学、文学、艺术、体育等各级各类活动中获奖,100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机器人学会在韩国举行的13届东盟科技竞赛中获得1金2银,在德国举行的第67届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获得1金1银2铜。参加了在德国举行的第68届纽伦堡国际发明展,获得4枚金牌。石和韩独立设计并印制了“调酒神器”,已申请国家专利。崔、唐燕南担任卫星“少年之星”原型设计师,卫星刻有孙、韩、金、郝多多参加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创作比赛总决赛金奖。同学们纷纷走上国内国际舞台,与郎朗等名家同台演出,并赴香港参加“影像中国”第十二届港际辩论赛。小海鸥艺术团应邀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和美国林肯中心演出,在《当代小作家》等定期刊物上发表了490多册。王若昌成了齐电最小的签约作家,一大批“学生制造者”破茧而出。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新华网、中国教育报等20多家权威媒体多次报道学校课程改革的经验。
标题:[本地]新区STEAM教育经验在中国国际教育研讨会上交流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20883.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