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本篇文章1595字,读完约4分钟
2017年即将结束。在十三五规划的第二年,文化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使国家繁荣,民族强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今年在文化立法、体制改革、文化“走出去”、新兴数字文化等诸多领域出现了许多亮点。
文化“走出去”政策继续增加
今年1月,文化部正式发布了《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据悉,该行动计划是为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而制定的,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发展绘制了路线图。
目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签署了政府文化协议,通过完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完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打造“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品牌、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进“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合作,促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11月14日,商务部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公布2017-2018年全国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初步确定2017-2018年295家企业为国家重点文化出口企业,108个项目为2017-2018年国家重点文化出口项目,涉及出版、影视、动漫、游戏、演艺、文化、艺术等行业。
自2007年以来,公布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名单可谓是商务部支持文化出海的“年度常规行动”。随着今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文化自信核心地位的肯定,可以看出政府对“文化出海”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实力度将继续加大。然而,当政策红利的大方向明确时,这份清单就更有积极意义了。
自由贸易试验区放宽了对外国投资的限制
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第三批七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总体规划,其中包括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和陕西。在这些新建自由贸易区的创新名单中,有文化产业方面的措施,涉及到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艺术市场建设、对外文化贸易等。
今年6月,国务院还发布了2017年版自贸区负面清单,比2016年版减少了10项和27项措施。其中,有4项措施涉及文化产业,涉及信息技术服务、文化、体育和娱乐。对外国投资FTZ文化产业的限制再次放宽。
纵观新成立的七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总体规划,既有从制度保障到搭建平台发展对外文化和版权贸易的广度,也有着眼于文化产业发展某一点的深度,探索文化领域不同特色、不同侧重点的模式。例如,河南提出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创新发展机制,推进文化传承与发展,完善服务链,推进中国历史文明传承与创新区建设;开创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文化交流的新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已写入陕西的总体规划。
积极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
今年1月27日,由中国牵头的手机(移动终端)动画标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国际电信联盟第16届研究小组全体会议上获得成功评审;经过六周的全球宣传,它于3月16日正式作为国际标准发布,从而成为中国文化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技术标准。
业内人士指出,采用中国领先的手机(移动终端)动画标准是中国科技和中国标准走向世界文化领域的重要标志。它在国际电信联盟和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发出了中国的声音,为全球手机动漫产业提供了中国标准。文化部表示,建设文化产业国际标准群是文化部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此外,今年4月,文化部发布了首个关于“数字文化产业”概念的政策文件——《关于推进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向社会发出了国家鼓励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明确信号。到2020年,数字创意产业将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之一,产值达到8万亿元。这意味着数字文化产业已经实现了高度的政策保护,今后将重点从人才培养、财税、科技创新等方面推动数字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
标题:文化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7557.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家具出口规模和效益稳步提升
下一篇:文化消费呈现“余乐”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