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文化 借力金融,为艺术品插上翅膀
本篇文章1053字,读完约3分钟
虽然艺术行业古老而引人注目,但其规模有限。就艺术品拍卖而言,根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的数据,2011年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达到创纪录的553亿元后,开始下降,近年来一直徘徊在300亿元左右。“扩大艺术产业的规模需要艺术与金融的融合与发展。艺术如果插在金融的翅膀里,可以飞得更高更远。”保利文化集团总经理蒋迎春指出,国内对艺术金融行业的认识相对较晚,仅在十年前,行业内就有了明显的共识。
她回忆道:“我们最初考虑艺术融资是因为保利自身的需求。1998年,保利集团新建了保利历史博物馆。经过六七年的发展,这个国有企业博物馆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规模,并在国内外产生了影响。然而,保利面临着资产无法转让的局面,对保利资产回报率等评估指标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发展需要资本,但资本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十年前,在SDIC信托和建行北京分行的支持下,三方通过定期赎回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作为中国最大的艺术品管理和拍卖机构之一,保利自然要承担艺术品评估和估价的责任。为了消除合作伙伴的供应,保利集团除了安排公开拍卖外,还增加了保利文化全资子公司的回购条款,并通过背书保证对其评估和估值的信心。该计划成功通过了合规部的审核,2009年6月,三方启动了SDIC信托。“这是中国第一个艺术质押融资项目,获得了中国银监会颁发的创新奖。”姜迎春表示,近年来,保利在艺术品金融领域还就艺术品买家分期付款、艺术品资产配置、艺术品资产包金融化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并坦言“十年探索中存在诸多困惑”,如艺术品金融领域法律政策统计缺失、监管机制评估体系不完善、艺术品市场人才匮乏等。 配套服务落地难、传统观念制约、艺术品投资项目作为理财产品的快速实现与艺术品市场发展规律之间的矛盾等。 “如果不解决金融领域的问题,艺术就很难插上翅膀。我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各方的关注。”
蒋迎春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推进文化、艺术、金融的融合,如是否可以考虑在一定条件下允许艺术品作为上市公司的资产,允许艺术品资产上市交易等。同时,它需要高水平的负责任的评估机构和专业的艺术投资团队。
截至今年10月,保利文化旗下的艺术投资和保利金融租赁两家公司已成功发行90多种艺术相关产品,规模超过30亿元。目前有55个项目在运营,规模达22亿元。40多个已完成的项目已经到期并成功结束,没有任何问题。2010年9月,保利开始投资艺术,总规模为7.8亿元。目前,它已经结束了4亿元,平均年收入超过10%。在国内艺术品市场运行低迷的情况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标题:保利文化 借力金融,为艺术品插上翅膀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7284.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