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经验获肯定
本篇文章1090字,读完约3分钟
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创造了“四大”和“四高”
“广西经验”得到肯定
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势头迅猛,引起了高层官员的关注。农业部近日派调查组到广西进行专题调研,总结了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四大特色”,认为其创造了广西“四高”的经验。
“四大”特色是:准确定位,以“特色”定位主攻方向,形成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思路清晰,坚持“政府搭建舞台,主体唱戏”的理念,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投资建设机制;速度快,示范区建设实现了全区域覆盖和全行业覆盖。每个涉农县(市、区)都有不同层次的示范区和不同层次的示范模式,呈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趋势;取得巨大成就,示范区设施设备条件明显改善,一批新的水利通道交通道路建成。核心区累计达到280万亩,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广西“四高”经验是:高标准推广,形成“一号工程”的聚焦效应;高起点规划,发挥顶层设计的主导作用;高水平建设,开创农业现代化新局面;高要求的管理永远不会停止推进示范区建设。
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八山一水一田”,不仅赋予了广西的自然风光,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制约。现代农业不能等,不能绕,必须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创新探索。
2014年初,自治区领导带领团队多次考察学习,为顶层设计出点子。同年6月,自治区党委、政府正式决定加快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三年来,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经历了“决策部署、启动试点、全面推进、提高质量、提高效益”四个阶段,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完成“点、线、面”的战略布局。
“与全国各地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不同,广西在现代农业之间嵌入了‘特色’一词。”据自治区农业厅负责人介绍,在特色产业建设中,全区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都呈现出“专业化”的趋势,但这一职业并不是单一而单薄的,不是局限于一种产品或一个环节,而是围绕这一“专业化”展开的。撰写关于延伸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产业集群的文章;有的突出“全方位”,涵盖山水、林野、一产、两产、三产、生态生产与生活、科技创新与人文,实现农业与文化、农业与旅游的结合。
同时,广西还特别重视在贫困地区建立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积极引导农民参与示范区建设,通过出资、土地输出、出资等多种形式致富。示范区建设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在全区也被称为“农业第一工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广西建设示范区调研报告中肯定了广西的做法。报告指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实践,对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启动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记者袁琳通讯员何)
[我要纠正错误]主编:余
标题: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经验获肯定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6483.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