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松成:不存在外汇占款绑架基础货币投放
本篇文章997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证券报(记者任晓)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外汇储备管理一直受到市场关注。最近,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恢复。中国人民银行顾问、中欧国际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前司长盛松成(600663)认为,货币供给依赖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外汇可以用各种方式抵消,也不存在绑架基础货币的问题。
盛松成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央行的货币政策立场,关键不在于外汇占款是多还是少,而在于国家是否用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
央行有能力积极调整基础货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多年来,外汇储备一直在增加,2014年6月达到3.99万亿美元的峰值。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部分抵消了外汇储备增加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的影响。“一方面,投入资金是央行购买外汇的结果。如果不这样做,当时的人民币汇率很可能会大幅飙升,这将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进口国和出口国。中国能够在国际贸易中保持较高份额的原因与当时我们没有让人民币升值有关。如果任其发展,外汇不会增加这么多,但经济会允许我们这样做吗?不允许。因此,不能说外汇账户绑架了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为国家经济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当时,我们继续买入外汇,以保持汇率稳定。另一方面,如果货币被送出,我们必须想办法收回它,比如向商业银行发行央行票据。”
与“外汇账户过度导致货币过度”相反,中国货币创造机制的一个变化是,近年来中国外汇账户持续负增长,制约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因此,央行推出了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反向回购、长期贷款工具(slf)和中期贷款工具(mlf)来调节货币供应。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可以看出,“对其他存款公司的债权”在央行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已上升至27.2%,而截至2014年6月底,“对其他存款公司的债权”仅占央行总资产的4.4%。
“货币供应依赖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外汇可以以各种方式抵消,而且不存在绑架基础货币的问题。”盛松成强调。
关于外汇资产配置管理,盛松成指出,从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角度来看,官方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美国国债等美元资产,也配置多种货币。这是国家资产安全和宏观调控的战略需要。
“外汇储备的管理不是首先考虑盈利能力,而是首先考虑安全性和流动性,如在必要时调整汇率和防止资本流动的风险。当然,应该考虑利润,但利润排在第二位。”
标题:盛松成:不存在外汇占款绑架基础货币投放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602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