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扩大短缺药监测面 到2020年实现预警信息共享
本篇文章943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网财经11月20日电-近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广东省改革和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实施方案》,强调要充分利用省级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和广州、深圳药品采购平台,加强短缺药品监管网络建设。
根据《建议》,依托省级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和广州、深圳药品采购平台,整合全国药品短缺定点监测、省级药品短缺信息直报、省级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等数据,建立和完善省级药品短缺综合监测预警系统。扩大监测覆盖面,在15个国家监测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省级监测点,各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监测点。规范信息报送,及时掌握药品短缺情况。
依托全省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和广深药品采购平台,中国联通将通过药品R&D注册、生产流通、采购使用等关键环节,逐步实现药品短缺监测的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将独家药品生产品种、独家原料药生产品种、原料依赖进口品种、临床必需和不可替代的可能供不应求的药品品种列为重点监控品种,加强生产流通环节监控,定期发布重点监控品种供求信息。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原材料供应不足等突出问题,确保临床供应。
《建议》明确提出,要建立区域和医疗机构药品供应保障共建共享机制,完善药品配置和使用政策,优化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品种和数量;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级以上医院的联系,家庭医生可以为慢性病患者开具长期用药处方。实现医学会内上下医院药品目录的统一,满足基层分级诊疗的药品需求,如首诊、双向转诊、快速慢分诊疗、自上而下联动等。
《规划》规定,要合理确定省市两级短缺药品储备的范围和数量,安排采购和储存资金,确保药品储备及时到位和高效转移。到2018年底,初步建立省市两级药品短缺规范化管理体系。
该计划要求促进委托谈判和联合谈判。支持医疗机构在省级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和广州、深圳药品采购平台上,以医药协会的形式,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协商采购并组织集中配送。省级药品交易的议价品种实行委托议价和联合议价,以提高医疗机构的议价能力和议价效果,解决分散议价带来的短缺。
根据该计划,到2017年底,将建立和完善短缺药品综合预警机制和清单管理系统,完善部门间和咨询间的联动机制。到2020年,全省短缺药品监测预警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建立成熟稳定的短缺药品实时监测预警分级响应系统。
标题:广东:扩大短缺药监测面 到2020年实现预警信息共享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5712.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