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种“特色” 让黑土生“金”—— 十九大报告提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
本篇文章1273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哈尔滨11月17日电:土地流转的“特性”使黑土变成了“金”——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增强了新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信心
新华社记者王建
目前,是黑龙江省秋粮销售期。富锦市的一个粮食种植大户刘俊利今年种植的1545亩水稻刚刚销售一空,每亩收入约为400元。明年,他将转让部分土地并扩大规模。
刘俊利对规模发展的信心来自他最近阅读的第19届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出来以后,我就认真对待了。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提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的农业经营主体,使农民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近年来,农村青年外出打工,有的陪孩子到城市学习,劳动力逐渐减少。刘俊利的1545亩稻田是从60多个农民那里转移过来的。刘俊利说,规模连片作业不仅消除了垄,增加了作物种植面积,而且便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和新品种的集中推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完善农业支持和保障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规模经营,培育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十分重要。在过去的两天里,黑龙江省孙吴县哈屯农产品(000061)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们研究了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并讨论了明年的种植计划。
去年,哈屯农产品种植合作社作为配套单位,落户了省级贫困村孙武县红旗乡建设村和光明村,转让了两个村的土地,种植了6000亩大麻。201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56名农民分享了合作社的第二份红利,加上在合作社工作的收入。现在,这两个村庄的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他们已经成功地摆脱了贫困。
哈屯农产品种植合作社董事长王跃龙说,今年合作社又种植了6000亩大麻,明年计划将剩余的2000亩土地分两个村进行流转,实现玉米、大豆、大麻的科学轮作,努力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
“作为合作社的主席,我要带领全体社员,抓住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机会,大力支持农业,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特色、优质、高效、现代化的农业,把社员从原来的种植者转变为经营者。你不仅要种得好,还要卖得好。”王跃龙说道。
在这段时间里,黑龙江省嫩江县的一个粮食种植大户王淑敏,把学习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作为第一件事。“我们农民不仅要种好地,还要学好国家政策。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关于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部分几乎被记住了。”王淑敏说,今年收获了1万多亩板蓝根,并与吉林的一家企业签订了订单,但该订单并未出售。"如果明年有订单,我们必须扩大规模."
为了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黑龙江省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在通江市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待流转的土地信息在大屏幕上滚动,面积、户主、位置和价格清晰。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委了解到,截至2016年底,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机械合作社总数达到1359个,比2011年增长143.6%,新增农业经营主体超过20万个,带动200多亩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3亿亩。
[我想纠正错误]主编:卢伟
标题:土地流转种“特色” 让黑土生“金”—— 十九大报告提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560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