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报告调研网民网络安全意识
本篇文章1459字,读完约4分钟
今年5月,全球范围内爆发了恶意软件事件,不仅破坏了大量高价值数据,还直接导致许多公共服务、重要业务和基础设施无法正常运行,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这场全球安全危机是网络安全的分水岭,也标志着大安全时代的到来。360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周宏?他说:“我们正处于一个高度安全的时代。网络安全不仅是网络本身的安全,也是更广泛意义上的安全,如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基础设施安全、城市安全和个人安全。”
为了培养用户防范网络安全问题的意识,360网络安全中心最近通过对互联网用户网络安全意识的调查,形成了《中国互联网用户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并对网络安全意识、安全知识的关注和学习、网络安全意识和习惯、防范网络欺诈意识、网络欺诈的心理影响、网络欺诈受害者的个人因素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与严峻的反欺诈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约90%的网民认为当前的网络环境是安全的。其中,6.9%的网民认为非常安全;49.1%的网民认为当前的网络环境相对安全;32.8%的网民认为它总体上是安全的。相反,只有2%的网民认为这很危险;9.2%的网民认为当前的网络环境是危险的。
从网民对永恒蓝、ransomware等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看法来看,40.4%的网民会继续关注,担心被攻击,想知道防御方法;26.7%的网民会关注相关内容,但他们也觉得这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13.9%的网民看过这份报告,但他们不太在意,觉得自己与自己没什么关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的网民对这些重大网络安全事件一无所知。事实上,这些不重视网络安全的人往往更容易受到网络侵害,属于高风险群体。
为了防范病毒和木马入侵,反病毒软件和手机安全软件现在已经成为标准安装。据报道,89.5%的网民在手机和电脑上安装了安全软件;9.1%的网民只在电脑上安装了安全软件;0.7%的网民只在手机上安装了安全软件;只有0.7%的网民没有在手机和电脑上安装安全软件。然而,一些在电脑或手机上没有安全软件的网民,因为他们习惯性的“裸奔”,经常被病毒和木马“访问”。
虽然安装安全软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用户的网络安全,但许多网民在设置密码时往往喜欢“偷工减料”。数据显示,24.1%的网民每个账户都有不同的密码;61.4%的网民会对账户密码进行一定的区分;然而,13.8%的网民仍然对所有账户使用相同的密码,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在设置密码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以便与安全软件形成双重保障。
公共无线网络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根据360报告,60.3%的网民选择只连接由密码或知名品牌提供的wifi,19.4%的网民不连接任何公共wifi。然而,18.4%的互联网用户只要有免费的无线网络就可以连接,他们并不知道公共无线网络的潜在安全风险。
如今,面对如此巨大的网络安全威胁,网民应该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做好电脑和手机的保护工作。例如,用户可以安装360个安全卫士,并使用木马查杀功能定期查杀计算机中的恶意程序,以保护个人数据。通过360名保安的一键式清洁功能,它定期清理日常互联网上留下的个人隐私痕迹。此外,用户还可以开启360保安的“隐私卫士”功能,定期进行隐私检查,充分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作为拥有10亿用户的手机安全软件,360移动卫士一直致力于全方位保护用户的手机安全。360 Mobile Guardian有一个完整的数据云标签库,用户可以在上面查询和上传标签陌生号码,骚扰号码库每天自动更新,方便准确细分来电类型,及时拦截最新骚扰电话,不受促销和电信欺诈的困扰。
标题:360报告调研网民网络安全意识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4794.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真假互联网风口如何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