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内蒙古代表团开放讨论十九大报告:创造绿色和发展“双赢”

内蒙古代表团开放讨论十九大报告:创造绿色和发展“双赢”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9-27 20:30:02阅读:

本篇文章880字,读完约2分钟

10月19日,第19届全国代表大会的大多数代表团讨论了对中外记者开放的问题。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对此进行了讨论。《经济日报》的记者既快乐又昂贵。“天空是灰色的,荒野是无边无际的,风吹草动,牛羊低低的。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农业和畜牧业的大区域。东边是呼伦贝尔草原,牛羊成群,蓝天碧草,西边是800里的巴彦淖尔河套,可谓江南金粮仓。”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的公开讨论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赤峰市委书记段志强这样描述他的家乡。

内蒙古代表团开放讨论十九大报告:创造绿色和发展“双赢”

内蒙古作为一个农牧业大省,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新的发展观,代表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河套面粉、兴安杂粮、蒙牛乳制品以及内蒙古著名的农牧业产品尤其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内蒙古独特的自然条件,如日照和温差。因此,坚持绿色发展是我们农产品的卖点。我们必须走绿色共赢的发展道路,从保障空燃气、水土安全、控制化肥、控制药品等多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有机健康产品。”段志强代表说。

内蒙古代表团开放讨论十九大报告:创造绿色和发展“双赢”

近年来,农畜产品的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农畜产品总量增加,导致销售不畅。段志强代表说,面对这种形势,农牧业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势在必行。“首先,我们必须紧跟市场需求,全面调整和优化供给结构。以赤峰市为例,两年来,我们减少玉米种植面积366万亩,增加杂豆杂粮110万亩。”

内蒙古代表团开放讨论十九大报告:创造绿色和发展“双赢”

促进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也是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改革的出发点。段志强代表表示,现在全区各地都很重视“农牧+模式”,推进农牧业与旅游、电子商务的融合;建大基地,创名牌,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和优质农产品深加工(000061,股票)(000061,股票)。

内蒙古代表团开放讨论十九大报告:创造绿色和发展“双赢”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继恒说,内蒙古是国家的北门,是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绿色发展是我们的责任。近年来,内蒙古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取得了可喜的绿色成就。近年来,内蒙古年均造林面积超过1000万亩,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实现了草原植被和森林面积的双重改善李继恒副说:(经济日报记者廉丹)

内蒙古代表团开放讨论十九大报告:创造绿色和发展“双赢”

(负责编辑:郑松hn002)

标题:内蒙古代表团开放讨论十九大报告:创造绿色和发展“双赢”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467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