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本篇文章1358字,读完约3分钟
美丽农村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近年来,通过目标引导、政策支持、项目带动、科技支撑、典型示范和推广,美丽农村建设在全国形成了政府重视、群众响应和社会支持的良好局面,在许多地方取得了显著成效。
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在美丽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投资逐年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3年至2015年,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民)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6.3%。根据交通部公布的数据,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全国已有98.2万公里的农村公路得到了新的重建;2013年至2016年,406个新镇区和59,600个已建村实现了道路硬化,镇区和已建村道路硬化率分别达到99.0%和96.7%。
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管理是建设美丽农村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以乡村绿化和整洁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得到了迅速推进。到2016年,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将达到60%,预计到2020年可达到90%。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截至2016年,该地区的“美丽广西?“清洁农村”工程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93.2%,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达到94.4%,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推广程度达到50%以上。
农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在美丽农村建设的推动下,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农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根据《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16年),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305,700家商业实体,比上年增加近40,000家。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5700多亿元,从业人员845万人。
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特色文化资源得到深度挖掘,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2012年以来,272个地级市、43个民族的4153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一大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此外,乡镇文化站的业余文艺团体数量迅速增加。
美丽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在一些地方,对美丽农村建设的认识还停留在短期和外部层面。在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过度利用、大规模拆迁和大规模建设、数千个村庄、试点村选择“太贫爱富”等。二是部门间协调不够有力,沟通协调机制有待完善。第三,少数地方社会动员和群众参与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群众“等待、依靠、要求”的心理依然严重。第四,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
当前,要进一步推进美丽农村建设,就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提高农村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使建设成果更好地造福农村人民。一是完善顶层设计,注重培训和宣传。围绕美丽农村建设的动力机制、协调机制、激励机制、监督和评价机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制度设计,通过多种宣传手段宣传美丽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效。二是加强部门协调和资源整合。加快形成科学规范的组织协调机制,建立外部协商、内部协调、系统联动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以群众为基础的多维合作共建机制。注重组织动员、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赋予农村群众参与和监督的权利,调动他们建设美丽农村的积极性。
标题: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463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