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鲁股为啥这样“靓”?半年研发投入动辄过亿
本篇文章514字,读完约1分钟
◆经济导报记者韩祖亦在济南报道
传统产业作为山东经济的基石,可以说是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领域。如何对其进行升级和改造,以恢复其活力,是传统企业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作为传统行业中的佼佼者,许多鲁上市企业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探索之路”,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9日晚,鲁花恒盛(600426)宣布,公司的传统产业升级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项目近日已成功投产,整个流程已经开启并进入试生产阶段。
事实上,鲁花恒升只是一个缩影。今年的半年报显示,在R&D投资、转型升级等措施的助推作用下,煤炭、钢铁、造纸、化工等行业的许多上市企业业绩全面反弹,改革效果逐步显现。
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该项目自2014年8月起由鲁花恒盛推广,三年后终于进入试生产阶段。
当时宣布项目总投资为28.31亿元,将建设一座年产13.68亿nm3的羰基合成气(co+h2)生产装置,取代传统ugi固定床气化技术的合成气生产装置。建设资金由公司银行贷款和自筹解决。
根据鲁花恒盛半年度报告,截至今年6月30日,该项目已投资19.44亿元,累计投资占预算的68.66%,项目进度为85%,累计利息资本化金额为4225.17万元,当期利息资本化率为4.9%。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水煤浆气化技术,可在生产后提供高质量的羰基合成气,有效降低后续产品成本,有利于环境保护,进一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鲁花恒升9日晚表示。
《经济导报》记者指出,作为一家以生产和销售化工产品和化肥为主营业务的新型化工企业,鲁花恒盛的大升级也是环保和成本压力日益增大的必然选择。
当时老厂现有的合成气生产装置仍采用传统的ugi固定床气化技术,存在技术落后、装置规模小、设备水平低、生产成本高、能耗高等问题。
同时,为了积极进行改造升级,提高安全环保水平,实现质量提升和效率提升,鲁花恒盛先后实施了锅炉结构调整项目、空机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化肥功能化项目和5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2016年,公司环保投资2.0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71%。
然而,鲁花恒盛仍承认,新的安全环保法规实施后,安全环保标准将进一步提高,安全环保产业政策和监管标准将越来越严格。“虽然公司在安全、环保、节能方面做了大量的投资和管理工作,各项指标都提前达到或高于国家要求,但仍面临较大的责任风险。”
扫除衰退的深层因素
山东省党的十一大明确提出要为传统产业创造新的辉煌。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日前也表示,将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重点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针对传统产业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八推”推进“八新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在山东企业上市,无论是改造、升级、节约成本还是提高效率,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所提高,这已经出现在今年年中报告的“抄本”中。
比如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山东十大股票中,有两家化工公司,山东海化(000822,诊断股)和(601678,诊断股),晋能科技(603113,诊断股),兖州煤业(600188,诊断股)两家矿业企业,以及钢铁行业的山东钢铁(传统行业的鲁企业很少能一扫颓势,占据如此多的席位
特别是在山东化工行业,今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01.2亿元,占山东426亿元净利润总额的24%。去年同期,鲁股份在化工行业仅实现净利润33.19亿元。因此,今年上半年的增长率高达205%。
为什么企业的绩效会上升?除了主要产品价格上涨,改革无疑是一个更深层次的因素。山东钢铁在其半年度报告中表示,政府推动的供应方结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钢铁产能削减等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特别是6月底之前彻底清除“带钢”,为钢铁行业创造了更好的外部环境。
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和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到来,中国重型卡车(000951)也加大了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实施“创新升级行动计划”。从上半年情况看,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4.79亿元,同比增长198.58%。
对此,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纯济表示,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产品竞争力、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供给,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相应地,中国重型卡车工业部门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近年来,公司的产品已从单一的重型车辆转变为全系列的商用车辆,如重型、中型、轻型、乘用车和特种车辆,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轻型卡车、公共汽车和特种车辆在创造效益和市场表现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亮点。”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党委副书记尤德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改革的关键在于产品和技术创新,培育新的发展势头。
2012年和2013年亏损的山东海化,也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围绕主导产品纯碱做大做强,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173.96%。
用新技术提高新动能
《经济导报》记者指出,在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的“八大新动能”中,包括促进创新体系的协同作用和用新技术提升自主发展的新动能。
对此,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孔庆成近日表示,近年来,山东省的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加大,传统产业已经延伸到高附加值、绿色低碳和消费终端。今年1-8月,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9116.9亿元,居全国首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比监管行业高3.9个百分点。同时,落后的生产能力将很快被淘汰。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上市企业增加了在R&D的投资支出,将技术作为改革升级的“陪护”。其中,万华化工(600309)上半年研发支出4.75亿元,同比增长约70%,去年同期为2.79亿元。此外,上半年海信电气(600060)、晨鸣纸业(000488)等众多鲁股票投资4亿多元进行研发。
“2017年,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在新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研发成果,上半年获得了5项新专利。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得47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国瓷材料(300285)在中期报告中表示,新产品开发的成果不仅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类别,也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标题:传统产业鲁股为啥这样“靓”?半年研发投入动辄过亿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402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