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9-24 17:21:02阅读:

本篇文章3352字,读完约8分钟

最近,北京数十名老年人遭受住房欺诈,失去了他们居住多年的房子。事实上,以财务管理的名义,新住房欺诈在全国各地都很常见。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的退休人员李书立就是其中之一。她向经济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据她说,吴勇,一个亲戚,来到她说:“你的房子是闲置时,它是闲置的。最好是把它拿到银行做抵押,做投资和财务管理。每月利息是一个半到两个点。”出于信任,李书立将该房产委托给了吴勇。事后,李淑丽了解到,吴勇在完成授权公证后仅几个小时,就与私人高利贷机构的人员一起办理了授权公证,并在向私人高利贷机构借钱后失踪。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据李书立说,公证书的内容不仅与事实不符,而且公证员也没有到场,由他的助手代理。公证处对此进行了解释,公证员是在助理拿到材料并认定材料真实有效后才出具公证书的,因此没有违反法律法规。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随后,李书立前往公证处取回录像,但得知公证处及其工作人员的照片和录像已被删除。

公证公平吗?

在生活中,遗嘱、继承、赡养、扶养、监护、劳动服务、婚姻、收养、财产分割等事项都涉及公证。在2017年举行的全国公证工作会议上,有人提到,中国每年有近1400万公证员,公证员在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和家庭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然而,接连发生的房屋欺诈事件使整个公证制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这让人们不禁要问,现行的公证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告诉《经济》记者,公证是公证人员根据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按照法定程序,证明民事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活动。目前,公证制度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公证文书没有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以下简称《公证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如对不真实、不合法的事项出具公证书;第二,公证在中国的市场需求正在增长,但由于成本控制,一些空办公室的房间,办公设备和其他设施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这样,公证文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就会受到损害。由于公证员收取的费用较低,一些公证员责任心不强,尽职调查程序不完善。刘俊海说。

假公证书一旦被滥用,总是会有无穷无尽的麻烦。北京史静律师事务所律师黄志斌告诉《经济》记者,他遇到了办理虚假公证文件的现象,随后房管局根据虚假公证文件办理了产权交易手续。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刘俊海还告诉记者:虚假公证文件不仅会侵犯公民的财产权、债券权、股权和知识产权,还会破坏交易安全,严重损害公证行业的公信力,最终会导致公证文件成为一张废纸,甚至整个行业的生命都危在旦夕。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事实上,早在2000年,国务院就批准了全面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袁钢告诉《经济记者》,改革并没有按照以前的改革方案完成。2000年,所有公证人都被要求改为公共机构,但司法部的最新通知显示,到目前为止,一半的公证人没有被改为公共机构,这仍然是一个传统的行政系统。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袁钢进一步解释说,既然有必要深化改革,这说明公证机构本身存在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人们缺乏公证权意识;二是公证制度不完善。

同时,公证机构的监管也存在一些漏洞和盲点。黄志斌告诉记者,司法行政机关管理着公证机构上下级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对公证机构的人事管理、资金和业务没有直接的管理权和配置权。因此,当出现问题时,公证处往往会有推卸责任的现象。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虚假公证难以撤销

李书立的代理人王玮告诉《经济记者》记者,他们在过去的三年里坚持维护自己的权利,直到住房欺诈事件被集中报道后,他们的情况才好转。目前,法院已认定对方涉嫌恶意串通,但公证处称证据不足以撤销公证,仅对涉案公证员给予内部通知等处罚。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撤销公证?黄志斌说:公证书在符合一定的法定程序和法定条件后可以被撤销,但是只有在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情况下才能被撤销。符合上述法定条件的,由公证处依法予以撤销,当事人或其利害关系人不得单方面撤销公证书。此外,委托人需要收回经公证的授权委托书以消除受托人的权利,否则第三人有理由认为受托人根据授权委托书所载事项办理的相关事项具有法律效力。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撤销错误的公证真的那么难吗?《公证法》第六章第四十三条规定,公证处及其公证员因过错给公证事项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公证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赔偿后,公证处可以向故意或严重疏忽的公证员索赔。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事实上,在2006年之前,司法局和法院都可以撤销公证。然而,《公证法》修订后,公证处的行为不再是行政行为,而是与社会中介组织提供的活动具有相同的性质。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此外,公证是否被撤销与公证书的真实性无关。袁刚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双胞胎的弟弟伪造弟弟进行公证,公证证明的所有事项都是假的,可以认定为假公证,但公证处不得撤销。问题的关键在于公证处是否做了尽职调查,如果没有,就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这样做了,即使结果是错误的,公证处也不承担赔偿责任。对于这份虚假的公证书,公证处可以自行撤销,但不撤销也没有问题。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作为公证事项的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撤销公证有三种方式。首先,向公证处申请撤销公证;二是向公证协会投诉,公证协会将根据审查结果建议公证处取消公证;第三是在法院起诉,法院将审查公证处是否负责尽职调查,否则,法院将判决公证处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虽然法律赋予公证书更高的证据效力,但法院可以拒绝受理。袁刚说道。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非营利并不意味着非盈利

关于公证费存在诸多争议,如高收费、重复收费、级差收费、强制收费等。2015年《公证法》修订,公证费收费标准由国务院财政、物价部门会同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制定,不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部门会同同级司法行政部门制定,即公证费标准由国家统一标准改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公证法》第二章第六条规定,公证机构是依法设立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独立行使公证职能,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认证机构。许多人质疑公证处的自立是否违背了其公益属性。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袁钢解释说,公证行业定位为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有三种类型,即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北京属于第三种类型。不盈利和不盈利是两个概念。法律并不是根据利润或损失来定义的,而是根据其目的来定义的。就像企业一样,公证处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有些去公证处办理公证的人说,办理公证往往要花很长时间,因为人多,公证处人手不够。对此,袁钢表示:公证需求关系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北京为例,方圆、方正、长安、中信等四家公证处肯定挤满了人。事实上,有很多公证处是很难支持的,比如延庆、怀柔、昌平。不仅公证员少,而且公证员的数量、公证业务量和业务收入都少得可怜。因此,公证的市场需求取决于各种原因,如整个市场的发展、公证处本身的运作、公证处的制度等等。因此,有些公证处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立。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黄志斌告诉记者,目前,公证机构没有国家拨款,所有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办公费用都需要从业务经办中收取。因此,一些公证机构受利益的驱使,不惜违规办理公证业务。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高风险环节应有制动程序

最近,由于频繁的房屋欺诈,公证行业做出了一系列调整。最近,司法部下发了《关于公证执业五大错误(以下简称五大错误)的通知》,对进一步规范公证执业提出了明确要求。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袁刚告诉记者,此前报道的公证欺诈大多是单方公证,包括声明公证、继承公证和遗嘱公证。它的特点是只需要一个自然人就能生效。对于公证人来说,很难证明单方声明是否真实。与传统公证、双方民事行为法律公证和合同公证相比,单方委托公证本身具有很大的风险。然而,与授权相关的一些处理方法在五个不准确的地方被提及。原则上很难进行这种单方委托公证,从而降低了风险。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如何防范风险?刘俊海认为,我们应该借鉴证券业的经验。例如,在投资银行业务中,合规部将负责跟进,任何不合规的情况都将被立即指出以避免风险。就像汽车有刹车系统一样,公证行为中的高风险环节也应该有刹车程序。

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对于公证行业的未来发展,刘俊海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公证行业可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法治中国、降低交易成本、维护交易安全做出新的贡献;二是司法部和各级司法局要加强对公证处的行政监督,进一步加强公证行业自律,完善公证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风险识别和防控机制建设,引入风险合规和制衡的专职岗位。同时,希望社会各界加强对公证处和公证行业的社会监督,协调监督。

标题:深陷信用危机,公证业如何公正?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341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