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医药生物板块助力健康中国
本篇文章1771字,读完约4分钟
截至2017年10月底,在创业板上市的医药生物行业公司有78家,占创业板公司总数的11%,市值为7933亿元,占创业板市值的14%。自上市以来,收入和净利润的平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2%和18%。
这些上市公司在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药、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等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成为创业板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板块之一,也为健康中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聚焦行业前沿,聚焦研发创新
新药研发是医药生物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实施国家战略、建设医药强国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药物研发主要以模仿为主,研发强度远低于发达国家。然而,创业板制药和生物公司利用自身的活力和制度优势,突破仿制药的束缚,加大研发力度,逐步成为新药研发的明星企业。根据2016年年报,78家创业板制药企业的平均R&D密集度达到7.3%,远高于“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计划提出的R&D投资密集度2.5%的目标。
以北大制药(300558,诊断单元)为例,公司近三年在R&D费用上投资3.7亿元,年均R&D强度接近14%。公司自主研发的美替尼是国家一级新药,也是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物。2016年,伊克替尼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在中国这一细分市场确立了领先的市场地位。
推进医疗设备升级深化医疗服务
医疗器械产业是一个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朝阳产业,被列为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一批创业板公司抓住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机遇,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加快实现进口替代。
以乐普医疗(300003)为例。作为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之一,收入和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9.6%和12.8%。该公司是中国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少数能与国外产品激烈竞争的企业之一,其全降解支架有望成为中国市场上第一个国产全降解支架产品。另一个例子是华大基因(300676,诊断单元),它是中国少数掌握核心测序技术的企业之一。依托世界领先的生物信息学研发、转化和应用平台,为国内2000多家科研机构和230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基因组学诊断和研究服务,推动高端医疗器械进口替代深入发展。
同时,一批创业板公司顺应国家医疗改革方向,以新模式、新形式为犁,深化医疗服务新兴领域,实现快速发展。
例如,爱尔眼科(300015,临床单元)作为中国第一家上市医疗机构,通过层级链和合作伙伴计划的创新模式,已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眼科医疗机构和拥有最多眼科医务人员的机构。自公司上市以来,通过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医院网络迅速扩大。连锁医院的数量从2008年的15家增加到2017年6月底的76家,这是中国眼科领域的一股强大力量,也是社会运行医生的一面旗帜。
此外,在中药产业的发展中,创业板公司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创业板中药企业在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不断整合现代医药技术,促进中药的应用和发展。通过申请专利、保护中药品种等方式。他们建立了完善的中医药技术产权保护体系,为中医药产业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创业板公司在上市之初,往往具有主营业务集中、产品单一的特点。医药生物细分领域众多,技术壁垒高,市场规模小,内生发展困难重重。面对企业内生发展的瓶颈,红日制药(300026,咨询股)、汉宇制药(300199,咨询股)、凯丽泰(300326,咨询股)、泰格医药(300347,咨询股)、博腾股份(300363,咨询股)等30家创业板医药生物公司
另一方面,医学生物学是一个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发展需要资本市场再融资体系。2014年,创业板再融资体系破冰,一批医药生物公司积极尝试利用资本市场满足融资需求,实现快速发展。乐普医疗、迪安诊断(300244,诊断)、和佳股份(300273,诊断)等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筹集了超过10亿元;傅锐有限公司(300049,诊断)等公司通过以创业板为特色的小规模快速机制成功融资;香雪药业(300147,诊断)成为创业板第一家成功配股融资的公司;洋浦医疗(300030,诊断)、汉宇制药、东宝生物(300239,诊断)等公司成功发行公司债券;和佳股份、康泰生物(300601)等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其可转换债券再融资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产业基金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创业板至少有29家医药生物公司设立了产业M&A基金,占创业板医药生物公司的近40%。其中,爱尔眼科于2014年在眼科行业设立了第一个医疗行业M&A基金,乐普医疗、迪安诊断和老虎医疗发起了两个以上的行业基金。
标题:创业板医药生物板块助力健康中国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947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