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金融活水至 老乡润心田
本篇文章1179字,读完约3分钟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一个偏僻的地方。在这里,村里的集体收入为零,没有艰难的路可以通过群体而进入家庭,农民也很穷。此外,由于道路不通,村民们在办理简单的金融业务时,不得不翻山越岭,往返于县城的金融网点。
今年5月,邮政储蓄银行凉山支行在凉山州昭觉县崖村设立了一个服务点,帮助农民在某个有色男性家庭家中取款,并设立了银行卡受理终端、验钞装置、服务点标志、业务介绍、安全提示、登记台账、业务柜台和安全“八个一”基本设备。
某色男体给记者算了一下账:“银联卡每次赚两元,每个月还有一张取款单补贴。此外,邮政储蓄银行帮助运输的小店出售饮料收入,种植青椒,并养猪。当悬崖村的导游,这三个月的收入是9000多元。”
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凉山支行已经实现了邮政与银行的联合,并建立了扶贫金融服务站。通过联合办公,充分发挥邮政公司和银行公司的优势,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提供良好的物流配送支持,让一部分人关心和满足贫困家庭的小额信贷、取款、汇款等基本金融需求,努力把扶贫金融服务站变成贫困农民家门口的金融“便利店”。
扶贫必须有助于智力,但光有金融知识是不够的。它也需要外界的“风暴”和“阳光”。邮政储蓄银行凉山支行副行长何伟介绍,当地邮政储蓄银行与光伏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放扶贫贷款,让贫困家庭参与和分享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为了盘活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资本市场,我们积极联系地方政府推荐优质涉农企业,并参与邮政储蓄银行四川省分行和成都(川藏)产权交易中心联合举办的贫困县涉农企业上市培育咨询活动。
面对不同的实际情况,扶贫需要因地制宜,更需要支持产业实现“造血”。巴鲁村位于冕宁县的北端,平均海拔3500米,每年都有很长的积雪。当记者看到邮政储蓄银行冕宁支行的账户经理张每个月都来的时候,他正在蘑菇大棚里了解用户的贷款需求。据张介绍,政府引进四川万树集团有限公司,发展高山反季节有机食用菌特色产业。经过不断探索和发展,食用菌种植规模从2014年的120亩发展到现在的3000亩。
每年,布依族家庭收到土地出让金1300元,公司劳动报酬2万元,邮政储蓄银行冕宁县支行申请的扶贫贷款参与股票分红1800元——仅食用菌行业就能获得收入2.31万元。
该村巴鲁村第一书记扎西平措表示,截至今年6月30日,邮政储蓄银行遂宁县支行已向投资遂宁万树食用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托物乡170户贫困户发放了810万元扶贫贷款,该企业为60多户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通过土地出让租金、分红、劳动报酬和蘑菇产业的“三金一业”模式,贫困户就近就业,发放红利,逐步脱贫。
凉山州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副主任赵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唤醒贫困户主动脱贫的意识,解决贫困户“不敢借、不能借、没人借”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全力以赴打好凉山州扶贫攻坚战。(经济日报记者崔国强)
标题:四川凉山:金融活水至 老乡润心田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3109.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