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企业应收账款融资在贺州受欢迎 人民银行贺州市中心支行推进绿色金融发
本篇文章1816字,读完约5分钟
我们的记者徐有仁
通讯员易扬任士元
贺州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是“桂、湘、粤三省通衢”,西南是连接粤港澳的重要通道。在这里,中国人民银行贺州中心支行正在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探索。
“中国人民银行为绿色企业开展应收账款融资是及时的!真正解决了我国绿色产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贺州市王高碧清远水资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秦玉兰激动地告诉记者。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的应用,公司质押中山污水处理厂项目的收费权,并与中山市农村信用社协会达成合作,获得500万元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为污水处理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下一步,企业将加快县污水处理厂建设,帮助当地发展绿色环保。”秦玉兰说道。
中国人民银行贺州市分行发布了《贺州市推进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使用的意见》,并开设了“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应用管理”专题讲座培训,促进广西贺州福星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绿色企业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平台注册,9家绿色企业与银行达成融资协议,融资总额达62.6亿元,有效地为绿色企业打开了大门。
自2017年初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贺州中直支行积极探索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绿色金融长效机制,不断完善绿色信贷政策,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措施。
按照宏观审慎(mpa)管理的相关精神,2017年初,中国人民银行贺州市分行及时召开法人机构会议并下发通知,将法人机构实施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利用绿色再融资支持贺州市绿色扶贫项目发展、绿色信贷新增比例和平衡比例作为mpa动态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形成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调节贷款增速,引导法人机构信贷支持方向。 截至2017年11月末,贺州地区五家法人机构新增贷款余额为25亿元,同比增长20.89%,其中71.77%用于绿色农业及小微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贺州市分行按照《关于建设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完善绿色信用统计体系”的要求,在多次组织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参考权威专家意见,借鉴其他相关统计制度,率先在广西创建贺州绿色金融统计体系(试行)。贺州金融绿色统计系统自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该系统的实施将促进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的发展,为绿色金融统计系统的实施提供基层实践经验。
为促进贺州绿色产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贺州市分行与市金融办合作,推动贺州卢氏集团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共同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即贺州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基金规模为15亿元。目前已动用6.4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园林世博公园、古坡山生物多样性等绿色项目的融资。
雀明春茶业是一家以生产高端有机茶为主的绿色健康企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得到中国人民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2016年被中国人民银行贺州市中心支行确定为“金融扶贫示范点”后,在绿色金融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茶叶基地从200多亩增加到400多亩,企业建设的燕子坪茶叶产业示范园区入围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
中国人民银行贺州中直支行开展的绿色再融资是以扶贫再融资为基础的。根据企业银行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需求,在自有资金不足的前提下,给予专项再融资支持绿色产业、企业和项目的发展。在中国人民银行再融资指导下,辖区内企业金融机构高度重视绿色产业金融支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再融资优先支持绿色产业和项目贷款。
贺州八步东营村镇银行是贺州地区绿色再融资申请最多的法人机构。截至2017年11月底,该机构共使用了6000万元的绿色再融资。“由于成立时间短,自有资金不足,我行难以满足绿色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为此类绿色再融资支持非常必要。”东营村镇银行行长曾治深有感触地说:“很多有需要的企业都想向我们申请贷款,但由于资金不足,我们无法发放。现在,只要我们符合再融资条件和绿色信贷要求,我们就可以申请绿色再融资,支持绿色企业的发展。”截至2017年11月底,中国人民银行贺州中直支行已向辖区内5家法人金融机构发放绿色再融资1.04亿元,实现辖区内法人机构全覆盖。法律实体使用的再融资主要投资于林业、农业和渔业,支持了12个绿色企业的发展,解决了1100人的就业。
一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贺州分行通过窗口引导、再融资和mpa动态管理等方式,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绿色信贷的发放。截至2017年11月底,贺州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的绿色贷款余额为47.01亿元,比年初增加8.99亿元,增幅为23.64%。重点支持绿色农林发展、绿色交通、节能环保、生态保护、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产业和项目。
标题:绿色企业应收账款融资在贺州受欢迎 人民银行贺州市中心支行推进绿色金融发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731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