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货币互换协议能否续签
本篇文章1205字,读完约3分钟
中韩关系的降温对两国经贸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大。将于10月10日到期的中韩货币互换协议能否续签,是目前困扰两国经贸合作的主要问题之一。
续约对双方都有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天国在接受《国际商报》采访时表示,中韩货币互换协议对两国都有利。一方面,它可以在规避汇率风险、降低融资成本和稳定金融市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它也是深化中韩经济合作的重要体现。
数据显示,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和韩国于2008年12月首次签署货币互换协议,该协议每三年签署一次。2011年,双方将互换规模从1800亿元人民币扩大到3600亿元人民币。2014年,两国通过协商将协议延长三年,协议将于2017年10月10日到期。
韩国《亚洲经济》报道称,中韩货币互换协议是韩国签署的最大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大韩民国副总理兼计划和财政部长金东延和中央银行行长李竹烈一直表示,货币互换协议将有助于韩国和中国的经济,并将以此为核心观点与中国谈判延期。
对于中韩金融合作而言,中韩货币互换协议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李天国坦言,韩国对海外韩圆交易市场非常谨慎。自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韩国不断加强对海外韩圆交易的监管,至今仍不允许海外韩圆交易。然而,中国和韩国已经开始在金融领域进行合作,并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这可以保证两国的银行能够将彼此的货币借给各自的企业。此外,韩国还开通了韩圆对人民币的银行间直接交易业务。根据该计划,韩国还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建立了人民币对韩元的直接交易机制,并探索建立创新投资合作基金。
从实际需求来看,中韩货币互换协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6年4月,韩国和中国原则上同意延长36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
今年1月,大韩民国计划和财政部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公开表示,互换协议的延期“必须实现”。他说:“与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约为560亿美元,约占韩国1200亿美元货币互换总规模的一半。”
经贸合作不容忽视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在接受《国际商报》采访时表示,中韩贸易近期出现倒退迹象。2006年,中韩双边贸易额为1300亿美元。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中韩贸易的“硬着陆”将不会被排除。“减少1000亿美元是非常可能的”。
根据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发布的研究报告,自2003年以来,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韩国也成为中国四大出口市场之一。中国和韩国在投资和服务贸易中占很大比例。在旅游领域,2016年赴韩国游客中,中国游客占46.8%,游客数量居首位。
然而,随着中韩关系的冷淡,韩国在中国进口市场的第一地位岌岌可危。据韩国贸易协会北京分会8月7日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贸易评估及下半年展望》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韩国在中国进口市场占据第一位,份额为9.4%,前景不容乐观。因为与第二名日本的差距(8.9%)已经缩小到0.5%。
标题:中韩货币互换协议能否续签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1839.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西班牙旅游业发展面临挑战
下一篇:重谈北美自贸协定:三国各怀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