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风险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本篇文章1267字,读完约3分钟
网上现金贷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并很快得到监管,但只持续了两年。根据《关于规范和整顿“现金贷款”业务的通知》,现金贷款也可能迎来寒冬。
事实上,现金贷款有市场的原因与中国目前的体制有关。
一些没有信用信息、低收入、没有房产抵押的人很难在银行获得信贷。中国总共发行了4.55亿张信用卡,但实际上只有1.4亿张是活跃客户。除了18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人,中国近6亿适龄人口无法从银行获得有效信贷,一个庞大的群体已经成为网上小额贷款的蓝海。
一方面,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是农村人。由于农村土地的性质,我国《贷款通则》规定,农村集体土地或集体土地上的农村宅基地不适合在银行抵押,导致大多数农村人的财产无法享受银行信贷条件。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行的业务方向发生了转变,大客户的贷款抵消了无数小客户的业务,贷款结息也不像小客户那样零散,导致我行大客户放弃小客户的倾向。因此,即使一些银行有盈余资金,他们也不愿意接触小额贷款。
这样,一些人的财务权益将难以满足。此时,大数据的出现弥补了这种空现象。互联网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收购的效率,减少了银行繁琐的风险控制程序,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应运而生。
更重要的是,银行也可以获得利益,剩余资金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的小额贷款公司发放出去,风险可以转嫁给小额贷款公司。目前,现金贷款市场的规模约为一万亿元。据披露,48.1%的贷款资金来自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和其他机构。此外,一些p2p平台还利用网络小额贷款公司规避监管和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跨区域运营,并引入资产证券化来放大资本杠杆。这些风险的叠加是快速部署高级监管措施的主要原因。
现金贷款的风险是如何产生的?
为了利益最大化,网上小额贷款自然会被高风险对冲。一种方法是提高贷款利率来弥补损失。许多网上小额贷款公司突破了民间借贷不得超过36%的利率红线,通过提前扣除部分费用来变相提高利率。其实质是用增加的“高利贷”来掩盖信用风险。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冲动来弥补贷款损失。网络小额贷款公司降低贷款条件以换取贷款数量,并吸引更多的借款人稀释不良贷款。当借款人未能及时偿还贷款时,一些公司会试图说服借款人从其他平台借款来偿还贷款,而借款人从多个平台借款,再加上利率的积累,还款无望。这一结果为讨债公司提供了一个市场,暴力讨债等方法也随之出现。
据估计,目前现金贷款市场存在30%以上的不良率。如果一个借款人在一个额外的平台上借款,这意味着借款风险增加20%,而数据显示,近40%的借款人在多个平台上借款。
12月1日晚,《关于规范和整顿现金贷款业务的通知》出台,规定各机构以利率和各种费用形式向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旨在清理和整顿现金贷款行业的混乱局面,划定从业人员应遵循的红线,为下一步治本争取时间。这意味着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完全丧失了套利的可能性,大多数网络现金贷款公司可能“倒闭”。在新的监管法规出台的同时,我们也期待着未来出台更多的配套政策,为重塑整个行业的生态提供更详细的原则。□徐全生(金融评论员)
标题:现金贷风险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9861.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