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元:从追赶到超越 中国牢执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牛耳
本篇文章1375字,读完约3分钟
■唐生
11月18日,通威太阳能成都基地10gw高效晶体硅电池项目签约启动仪式在成都双流区举行。新华社、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卫视、华西报、成都日报、成都电视台、成都商报等20多家主流权威媒体聚焦该项目,并与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通威集团董事长就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上网价格和通威新能源产业布局进行了深入交流
关于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刘汉元表示,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和能源消耗的改善,发展绿色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共识。2017年,美国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资源和环境压力最大的加州提前三年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占33%的目标,其中光伏和风力发电贡献最大,光伏发电中80%的系统和组件依赖中国制造;不仅如此,加州还通过立法确保到2030年清洁能源占50%,并力争到2040年达到100%的清洁能源;在五年前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全世界关注的话题。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的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碳排放增长率接近于零,同时中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发展;2017年,中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占中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60%以上,成为中国最大的发电模式。这些典型案例极大地增强了全球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信心。
刘汉元说,过去10年,中国光伏产业实现了从一路赶超、携手并进到全面超越的华丽转身,这值得骄傲和自豪。目前,中国光伏产业已经牢牢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技术、规模和成本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以前的“两头在外”到现在,许多国家都依赖中国制造光伏系统和组件。可以说,中国在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中牢牢占据了领先地位,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中国高铁的全球影响力。高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速度和/0/房间,而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变化改变了一两百年来“边污染边发展”的老路,真正实现了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1月8日和18日,通威先后在合肥和成都基地启动了10gw高效晶体硅电池项目。针对媒体关注的通威“大手笔”战略布局,刘汉元表示,20gw的布局是基于全球发展环境的需要和通威已经形成的明显优势。一方面,德国、美国、日本、中国、印度等国家已经率先将清洁能源作为未来主要的能源生产和发展模式。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快速下降、零排放、零污染、零消耗和长期稳定持久的供应,光伏发电将成为未来最具竞争力的能源利用形式;另一方面,经过35年的稳步发展,通威已经建成了全国产能最大、西南地区最大、成本最低的晶硅生产企业;建成了世界上出货量最大、成本最低、盈利能力最强的电池生产企业,在规模、管理、技术、成本和质量上处于领先地位。它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参与者和主要驱动力,有信心和信心引领产业发展。
关于媒体广泛关注的光伏上网低价问题,刘汉元表示,大力推进汽车电气化、能源消费电气化和电力清洁生产,多用电、少烧煤、电为先,将成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雾霾问题的根本出路。技术进步使光伏产业实现了快速规模化和低成本化。目前,光伏发电系统的成本已经达到0.5元和0.4元,并将很快成为一种成本低于水电的能源生产方式。
刘汉元认为,能源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光伏产业迫切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强政策实施。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和税收支持,引导和支持产业健康发展,使光伏发电这种最清洁、最环保、最高效的发电方式尽快惠及千家万户。
标题:刘汉元:从追赶到超越 中国牢执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牛耳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984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