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9-13 21:49:42阅读:

本篇文章2741字,读完约7分钟

■周杰

初冬的新兴村庄依然异常清新美丽。村庄里满是大大小小的鱼塘,四周绿树环绕,随风摇曳,可以看到长江以南的美景。整洁的硬化道路,有着独特民族风情的红砖建筑,美丽的水乡风光和绿色的人。这是广西防城港港区大龙口组实施房屋立面改造和村庄美化、绿化、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后取得的成果。

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2013年,广西启动了“美丽广西”农村建设活动,并按照“清洁农村、生态农村、宜居农村、幸福农村”四个阶段继续推进。通过“清洁村”和“生态村”活动,各地村的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2017年,广西各地在不断推进“清洁村”和“生态村”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宜居村”活动,主要内容是“以业富民、为民服务、为民提供基本便利”。

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大龙口示范点的美丽变化,是防城港港区近年来努力建设大东海生态示范区,推进港区“美丽家园”农村建设的缩影。今年,防城港港区以“工业富民、基础富民、服务人民”为出发点,采取先试点、先易后难的方法,做好宜居农村建设,打造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

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防城港港区区委书记黄表示,2018年港区将力争完成10项沿海宜居农村建设任务,将港区建设成为北部湾宜居农村示范区,为广西宜居农村建设提供港区样板。

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勤劳致富:有财产的人有毅力

“基本上,我们村的每个家庭都养殖牡蛎、对虾、鱼等。据保守估计,今年的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防城港港区广坡镇红沙村党支部书记苏桂环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村有20多公里的海岸线,可以养殖1.2万亩沙滩。”

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红沙村位于防城港市港区广坡镇东部,是防城港市“天子豪工程”核电项目所在地,也是防城港市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该村占地10平方公里,有17个村民小组和红沙虾养殖场,693户,2930人。2016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

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近年来,红沙村村民依托海洋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等资源的独特优势,优先进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采用“党支部+行业协会+行业会员”、“公司+基地+农民”等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广大党员大力发展海洋养殖业,不断发展新产业,增加财富和收入。初步形成了以养虾、吊养牡蛎、网箱养鱼为主,农民工和远洋捕捞为辅,旅游服务业为辅,樟子松采编和庭院养殖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和经济收入来源。

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防城港港区美丽港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港区重点培育和发展红砂万亩牡蛎筏、新山花生、红衣花生、红树林互补渔光等核心示范区,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

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目前,港区26个行政村(包括农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五个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其中,15个行政村发展或引进了龙头企业,培育了7个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型农业经营实体;同时,建设了7个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在8个行政村建立了电子商务服务点。

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此外,港区还加快了一大批工业富民工程的建设。例如,岐沙镇建有180亩现代化蔬菜种植基地,广坡镇种植火龙果、黑桑、红莲雾等特色水果700多亩,养牛800多亩;广坡镇小巴黑休闲农业示范区、大龙口休闲农业示范区、松柏山果蔬种植示范区、广坡鸡原养殖示范区、宋刚临港产业示范区等。

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服务惠民:开辟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红沙镇综合服务中心,村助理何春静正忙着为村民办理社会保障服务。“现在你可以在村里买失地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村民只要来到服务中心就可以办理手续。村民可以不出村申请农村低保和养老保险。”何春静说道。

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此外,服务中心还在红沙村设立了电子商务服务点。何春静告诉记者,网上农产品销售和网上采购可以通过网络为村民们进行,村民们不用出门就可以实现产品交易。

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我以前想在城里工作,因为村里的新闻被封锁了,我无法了解实时的就业信息。现在村里有一个电子显示屏,不断更新防城港市的各种就业信息。有具体的职位、治疗、联系方式等。作品。如果您觉得合适,可以立即联系,这非常方便。”村民刘昌赫说。

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据了解,港区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就业培训,不仅针对贫困家庭,而且逐步实现就业培训机会均等,免费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技能,为当地企业输送更多劳动力。

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今年以来,港区选择了广坡镇中平坪村、兰冲村、新兴村、沙罗寮村、大埔社区、岐沙镇赤沙村、山新村等10个基础条件较好的村作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实现了“1+6+x”服务的全覆盖。通过整合场地、资金等资源,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

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随着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村委会的办公空间非常有限。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积极将健康与计划生育、幸福社区、农家书屋三者合二为一,确保办公空间贯彻“1+6+X”的服务标准。”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说:“目前,我们投资50万元对试点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进行了改造,并购置了计算机等办公设备。”

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基本便利:让农村更适宜居住

在风景秀丽的大龙口村,82岁的钟叔叔饶有兴趣地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小院子。“看,这地砖漂亮吗?这些人行道都是政府重建的。还有我的墙的装饰,这也是政府计划帮助我们装饰的。我们的房子现在看起来更像外国的了!”钟叔叔高兴地说:“现在住在漂亮的房子里,生活很舒适。我身体好的时候很容易钓鱼和喂鸟。”

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钟叔叔的舒适生活得益于港口地区积极发展宜居农村活动的基本便利措施。今年以来,港区继续拨付1000万元专项资金,巩固清洁生态农村活动成果和宜居村建设成果。下一步,将安排100万元用于10个宜居农村示范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发展和公共服务改善。其中,“一村一镇”岐山渔港古镇总投资1.6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古镇步行街、园林景观、海堤改造升级等。目前,总体规划设计已经完成,施工分两个阶段进行。其中,第一阶段60栋房屋的立面改造已经设计、预算和建立。

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在红沙村码头,渔民李贤明热情地带领记者进入他的新厨房和卫生间。通过政府“改灶为厕”的工作,李贤明家的旧厨房焕然一新,凌乱的火炉变成了干净整洁的煤气炉。餐桌和橱柜摆放整齐,整个厨房宽敞明亮。“过去,我们不太关心厨房和厕所的卫生,我们已经习惯了。既然政府已经帮助我们改造了厨房和卫生间,每天面对干净的后院就舒服多了。”李显明说道。

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据报道,港区将把10个宜居示范村作为“改灶改厕”试点工作的突破口,进一步把1000个厨房和1000个厕所改村到户的任务分解开来。目前,已有1800户家庭完成了厨房和卫生间的改造,效果显著。与此同时,奖励和补贴政策将优先考虑支持“改厨房和厕所”工作的村庄和家庭。

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下一步,港区将继续开展厨房、厕所和危房改造工作。与此同时,农村住宅,尤其是示范区的住宅,应该进行风格改造,尊重农村的自然风格和习俗。改造农村小菜园、小果园,建设小广场、公共场地等。此外,我们还将协调资金,包括一个案例和一次讨论的经济奖励,并改善设施,以方便尚未完善的人。

标题:打造“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新样本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984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